福州陈文龙信仰民俗与中琉文化交流
骏俊君
陈文龙是南宋末年的名臣、儒将和抗元英雄,其一生为官清廉、关心民疾、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忠心报国的事迹十分感人。由于民众对陈文龙崇拜的虔诚而升华为一种民间信仰,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陈文龙作为福州三“海神”之一,与妈祖、拿公齐名。陈文龙信仰民俗“崇贤”、“涉外”、“民俗”和“商贸”的文化特色异彩纷呈。其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信众普及。
陈文龙是与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并列的民族英雄,也是与妈祖齐名的男性海神。目前学术界对陈文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陈文龙信仰与中琉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专著、学术论文都付诸阙如,笔者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对此进行一些阐述,以求教于方家。
陈文龙崇拜的兴起
陈文龙(1032—1278),福建莆田人,1277年十二月在抗元战争中被俘,后在翌年四月二十五日后半夜在杭州岳王庙绝食、吞烟灰而殉国。
陈文龙的名字中的“龙”字属水,他殉国后,老百姓也给他附会了一些关于水的传说。其中有个说法是,某年某月某日,海上一队商船遇狂风巨浪,十分危险,后遇到挂“水部尚书陈”旗的船相救,这队商船最终平安无事。据说这个“水部尚书陈”就是陈文龙,于是人们就奉陈文龙为海上保护神,如同妈祖一样。明朝初年,朝廷下令访求有功于国、有恩于民的民间神灵,由官方负责建立纪念堂祭祀。在上报的名单中,朱元璋特别认可两位南宋状元,即文天祥、陈文龙。
陈文龙最早受到闽江下游水上疍民和在榕莆田商贾的崇拜。阳岐祖庙最早便是他们所建,原址在阳岐妈祖亭道头旁,这里也是福州最早祭祀陈文龙的地方。
阳岐是闽江分支乌龙江之北的一个村庄,位于峡兜与湾边之间的乌龙江畔,早在唐宋时期,这里便是从福州到永泰、莆仙及闽南各县的重要码头,该码头上承洪江,旁受溪源蚬江,中纳大樟溪,下集瓜山黄溪,舟楫纵横,行人方便,曾经十分繁荣,该地有1000多家居民,有文庙、税馆等公共设施。经营南北京果杂货、土特产的莆仙商贾,进入省城的船只多停泊于此,然后再弃舟陆运20多里到福州市中心。为祈佑生意兴隆,平安往返,莆仙一带的商贾,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在兴化道旁大松树的浓荫下,建一小庙坛,约30平方米,奉礼海上女神林默(妈祖)和陈文龙的造像,面积约30平方米,遗址至今犹存。这就是陈文龙庙宇在福州的最早起源。
出于对乡贤的景仰,明天启七年(1627年),当地村民、疍民以及莆仙商贾,将原建在兴化道旁的那座小庙宇,移至阳歧村凤鸣山之阳新建,并成为福州地区的“尚书祖庙”,以后修建的部分尚书庙皆由此分炉。该庙建成后,几度毁损,几度重修。今庙门前大埕竖的7方石碑,就是该庙历史的见证。从明洪武至清光绪(1368--1908)年间,福建先后建有阳歧、万寿、新亭、龙潭、竹林等五座尚书庙。
陈文龙原来仅仅是闽江内河交通安全保护神(水神),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海神。“海船敬奉天妃外,有尚书、拿公二神。……(福建兴化人陈文龙)明永乐中以救护海舟,封水部尚书”。 据有关史料记载,陈文龙是于明宪宋成化年间(1465—1487)被敕封为“水部尚书”,清朝康熙和乾隆帝均连续几次正式敕封他为“水部尚书”,乾隆还敕封他为“镇海王”。陈文龙于是又作为水上和海上交通安全的保护神而深受闽江下游水上居民、各地商贾、政府官员和琉球国船员的崇拜了。
成化五年(1469年),琉球馆从泉州搬迁到福州,改名为“柔远驿馆”。陈文龙“明时显灵,护救封舟,封水部尚书,立庙闽省南关外,国(清)朝册封琉球,向例请天后、拿公神仙供奉头号船,请尚书神像供奉二号船。” 陈文龙逐渐与妈祖、拿公一起成为琉球册封使团的保护神了。
所以陈文龙既是人,又是神,是崇贤与神缘文化相结合的代表。福州人民一般尊称陈文龙为“尚书公”,庙为“尚书庙”。
南台岛(今仓山区)疍民居住区,明清时期一直保持着祭祀陈文龙的传统。每年正月十一日,陈文龙的神像起驾出巡,经凤岗里三十六宅,湖里二十四墩和高盖山、盘屿、吴山、北园、首山,绕白湖亭,几乎巡游南台岛的大部分村庄;每年正月十八要搞“送状元船出海”,“每岁上元灯市,神船出巡西南百余村”,“竞献牲醴,弥月不散”。这段时间内,凡水上运输船只以及起卸作业概行停止;在近代甚至连洋人管理的闽海关,是日也没有办公,不办验关、巡查,部分渔民借机走私鱼盐、烟草、鸦片,若遇盘查,则以神明(陈文龙)回莆田老家省亲的火牌为挡驾而每每见效,这当然是不法分子借神敛财的伎俩,不过也说明陈文龙声威显赫、深得民心。
福州民俗还有到尚书庙躲债的习俗。福州台江区万寿尚书庙(今福州市台江区坞尾街9号)每两年都会举办一次尚书公“出海”活动,“春秋两祭”时又有祭典,每年除夕还有“躲债戏”,过去穷人年关难过,大年三十跑到尚书庙来看戏,债主便不能到庙里逼债,亵渎神灵。由此可见,陈文龙在福州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凶险的中琉航路
作为明清时期中国藩属国的琉球,是中国东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弱国、小国,经常受到日本等强国的欺负,为了在凶恶的环境中获得强大的政治保护伞和对华外贸代理权,每次琉球新国王上台执政后,都要请中国皇帝派使者册封。明清皇帝大多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先后至少派遣了23次大型册封使团远涉重洋到琉球进行册封,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政治制度。
但中琉航路十分险恶,浪大如山,波快如箭,风涛汹涌,极目连天,而且来回时间长,从出发到回来,一般要几年之久,至少也要半年之久(农历六月出发,十二月回大陆)。据日本历史学家赤岭诚纪的《大航海时代之琉球》统计,从1390年到1876年的近500年间,中琉航路上船只遇难的,有案可查的就有645起,其中死亡了3300多人。 历次册封琉球的使团,几乎都险遭不测。有的被风浪卷走了船舵,有的被飓风刮折了篷桅,有的触礁漏水,有的随风漂流迷失了航向。可谓险象环生,危机四伏,骇人听闻。如嘉靖年间,陈侃使团在出使琉球过程中,突然遇到了风暴,船漏水,几十名水手用辘轳往外打水也无法阻止,大桅杆被风刮断了,不久舵叶又坏了。清乾隆年间,周煌使团在出使琉球时,遇到大台风,十多根铁锚绳全部被风刮断了,船触礁了,龙骨从中间断掉了,底部漏水,天昏地暗,又下起大雷雨,但船离岸边还有六七百步远,他们都认为活不成了。同治年间,赵新使团出使琉球时,遇到暴风,如山巨浪越过船顶,船身差点沉没,又触礁了,十分危险。
因为中琉航路是一条死亡之路,所以,许多使者出使前留下遗书,吩咐后事,并在封舟上带了棺材,在棺首嵌入银牌,上书自己的名字,希望看到者能埋葬自己。有些使者还带上了种子和锄头、砍刀等农具,以防漂流到荒岛回不了家之后,能种地活下去。许多官员把出使琉球当成死亡之途,所以永乐二年(1404年)第一任册封琉球的使者,竟然是囚徒,如《明实录》记载:四川布政使右参议时中,因为犯了法要流放到边疆,他上书说自己愿意做使者,于是出使琉球,幸运地活着回来了,而且官复原职了。 有些官员宁愿被摘掉乌纱帽坐牢也不愿意出使琉球,例如,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皇帝命令吏部官员吴时来为琉球册封使者,但吴时来怕死,拒绝服从命令,结果丢了乌纱帽被流放到边疆。
册封使者认为,要平安地在中琉之间平安往来,就需要海神作为精神支柱。所以,他们供奉妈祖、临水夫人、海龙王、拿公、陈文龙、苏臣等海神。
琉球封舟上的护航神
民间有“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的说法。明清时期,每次科举后,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团赴琉球、台湾册封当地官员。为求行船平安,他们都要对陈文龙举行各种仪式表示敬意。其仪式十分隆重:一是准备谕祭祈报海神文。出发前要有祭祀海神的文章,回来之后也要有祭祀海神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一般由礼部下令翰林院负责撰写,祭文内容大同小异。二是到出发地、途径地、抵达处的尚书庙祭拜上香,无论是从北京出发,还是从福州出发,都要到陈文龙所在的庙宇祭拜、上香、许愿,路上遇到了陈文龙庙,也要买猪、羊等祭祀。三是要在船上供奉陈文龙的神像于舵楼上,抵达琉球之后,要把陈文龙神像供奉在琉球国土庙宇中,初一十五要进行祭拜上香,回到大陆之后,要把神像送回原来的庙宇中,众人才敢回家休息。四是遇到风险、无风、风向不对时,焚香祭拜海神,发誓许愿,通过这种与神沟通的方式,稳定军心,战胜风浪。五是平安回国后向朝廷为海神请功,还要捐巨款修建海神庙,撰写海神灵应记。
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朝廷奉旨赴琉球册封使按例必至万寿尚书庙祈求往返平安后,才启舵出发。在清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同治(1862—1874)年间,册封琉球使臣把陈文龙看作同妈祖一样重要的海上保护神,请上封舟护航,从而扩大了陈文龙在福州及琉球的影响力。
嘉庆五年(1800年)是福州与琉球那霸市友好交往不平凡的一年,福州有400多人随册封使前往那霸,那霸也有500多人前来福州,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朝贡体制下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了双方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万寿尚书庙中发现琉球人捐款修建妈祖官尚书庙石碑,就是这一交流史实的见证。福州市台江区万寿尚书庙保存有嘉庆五年琉球人和福州人民一起捐款修建妈祖宫、尚书庙的珍贵石碑。这说明乾隆、嘉庆年间,琉球人民十分敬仰陈文龙。
正如前文所述,清代册封使前往琉球时,往往迎尚书神像于船上,庇护其安全渡海。陈文龙作为护航神也许最早出现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齐鲲出使琉球的封舟上。那一年,福建侯官人齐鲲封为正使出使琉球,与其同行的使团航海人员主要是福建人。回国后,在他的《续琉球国志略》一书中就记载了陈文龙。其渡海时共有两艘船,妈祖与拿公神像供奉在头号船,尚书陈文龙神像在二号船,其记曰:“同日,二号船遇暴亦然,文武官弁虔叩尚书神像前,乃免于厄。”
陈文龙信仰由此传入琉球群岛,陈文龙成为继妈祖、佛教之后经过琉球传入日本的道教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