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兖州南大桥(泗河大桥)
梦碎了
南大桥位于城南泗河上,泗河大桥本名泗水桥,俗称南大桥。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由鲁宪王倡建,至160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历经5载建成。
桥为石料砌成,长70余丈,广3丈8尺,15孔皆拱形。桥面两边设石质栏杆72柱,每个栏杆和栏板都雕刻有精致的花纹图案。桥的北端原建有石坊,上题“鲁国长虹”4个大字。桥的两头还塑有石狮、水兽各1对。
多少年来,此桥一直魏然横跨于泗河之上,每天汽车轰鸣,行人熙攘,对鲁西南交通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旧社会统治者不重视水患的治理,桥还是屡次被冲击损毁。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夏,乾隆二十年(1755)、光绪七年(1881)秋和1926年秋,洪水多次把桥冲毁。对大桥进行修复并留下遗迹的,为兖州知府金一凤。1712年夏,他组织损资,对大桥进行整体修复,并铸了三丈长铁剑立在桥下,用以镇水降龙,企盼大桥此后安危无恙。数百年来,依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由初建到历经维修,此桥才得以保存至今。
1966年政府拨款重修泗河大桥。在原15个孔的基础上,两端各增建4个大桥孔,1968年竣工,成为南北交通要冲。
新扩八孔改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全拱径长度为228米。桥上为柏油路面,原石栏全换成钢筋混凝土的新栏杆。修成后全长304米,宽8米,载重标准相当于“汔13,拖60”,扩建工程历时一年多始竣工,使这座近400岁高龄的泗河桥面貌为之一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通事业的发达,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在泗河大桥西南一公里处建成一级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高架桥各一座,相对缓解了泗河大桥的交通压力。但现在泗河桥上仍每天汽车轰鸣,行人熙攘,是兖州不可缺少的交通要道。
泗河桥的悠久历史将成为兖州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见证,被人们所传颂。
泗河大桥1984年被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