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莆田
亦旋子
霜降没霜。大雪无大雪。大麦在谷雨前已收割,不待芒种!这一切都表明节气在莆田市乱了套。原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中原地区的物候、气候制定的,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在远离中原的莆田有点儿水土不服。看看二十四节气在莆田的情况。
反映气候变化方面。
1、降水 “雷响未雨水,有雨盛无水。”“雨水雨水,有雨无水。”虽然到了雨水节气,莆田还是干季,即使下雨,也不多。随着节气推移,雨量逐步增多。全年降水量高峰期出现在梅雨季(5—6月)。从“四月八,雨多多”开始,到“芒种夏至,屎拉厝内”,近两个月之内阴雨连绵,有时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的一样,使人出不了门。到了“白露,雨去厝。”白露过后,基本没有台风、强降雨,雨下得少了小了。雨神忙乎了几个月,回家歇着去了。据市志,一年中的干季,是在白露之后。
2、阴晴 “雷霆(打雷)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惊蛰未到就打雷,其后会有较长时期的阴雨天气。
“冬节红,做岁耽(湿),冬节耽,做岁红。”冬至那天的阴晴,可用于预测春节的天气。
“冬至倚(音瓦)春”。民间认为冬至过后,气候(主要指晴雨)依照春天的特征变化。比如根据谚语“春山头,冬海底”,冬至之后一段时间虽是冬天,却要根据山头有没有云遮蔽来预测会不会下雨。
3、冷热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这期间天气还比较冷(只是后果没那么严重)。不过也是转折点。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明这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莆田一般不下雪。又据市志,全市年平均有霜日为39天。初霜日为12月10日。霜降无霜。
“会过来大暑小暑,敝过来(过不了)立秋处暑。”在莆田,立秋处暑期间晴而无雨、日射强烈、气候干燥,空气增温强烈,可能比大小暑更酷热难熬。市志说,气温≥35℃的酷暑主要出现在7~8月,大致在这四个节气之间。
“ 冬节在月头,寒冻年暝兜(年关),冬节在月尾,寒冻正二月,冬节月当央,无雪共无霜。”二十四节气也是一种历法,不同年份冬至会落在农历十一月份的不同日期。冬至早,最冷的时候也就来得早。据市志,气温≤0℃的严寒日,在1--2月间出现。大致相当于农历正月及其前后一段时间。
4、湿度 俗话说:“清明燥。”每年清明前后几天,如果没有下雨,天气较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