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年画
绍元
一、概况
惠城人有在春节张贴年画的传统习惯。每当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喜欢选购几张自己心爱的年画回家张贴,既美化了环境,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据传,我国最早的年画是桃符,至唐代始有现代雏形的年画出现。北宋时木刻印刷年画盛行,民间张贴年画的人家更普遍了,至明、清两代,各地更出现了许多年画作坊专门制年画出售。我国年画的五大产地有杨柳青、杨家埠、桃花坞、绵竹与佛山年画。
惠城年画是具有另一种风格的广东年画品种,但无论题材、技法、印制,均受佛山年画影响;另外它也受惠州木刻,刺绣等姐妹艺术的影响,画面以人物为主,背景则“以一当十”,用几片树叶,代表繁茂树林,线条简洁明快,纤细或粗犷互为衬托。色彩处理上,多以墨线为骨,再涂上大红大绿色块,有意使其对比鲜明,其主要作品有门神、灶君、神象、戏剧人物等,有些宗教神像画,构图均称饱满,线条生动,绘色精致,并善以金线勾勒,富强烈而典雅的装饰韵味。
惠城年画以取吉利题材者居多。它通过象征、比喻、借用、谐音等手法,描绘内涵吉祥美好寓意的图画,常见的有“平升三级”,以花瓶中插三支画戟表现,借瓶与“平”,戟与“级”同音,隐喻官升三级。“百事如意”,画一棵百合、一个柿子、一柄如意,借其音与物构成一幅吉祥如意图。在用色方面,惠城年画喜用大红、丹红、黄绿等颜色,有时亦用砂金及金银粉色,使画面更显富丽堂皇。加上它采用印、绘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线条刚劲而简练。更有用手绘方法在黑线稿上留空的人物脸部“开脸”,绘画眼、耳、口鼻与面部表情,以求生动传神的效果。这种以手工绘制人物脸部形象的作品,也叫作“正工笔”,是年画中的精品,至今已十分罕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清末,惠城百姓喜爱张贴的年画题材有“花开富贵”“四季平安”“五子登科”“麒麟送子”“一团和气”“年年有余”“天官赐福”等,也有一些经济富裕家庭在厅房贴戏曲故事。
惠城的木板年画因地区经济的差异,生产形式与规模比佛山要小很多,清朝后期(1885年前后),在惠州城摆卖的木板年画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乘船去广州购买佛山年画。
二是向惠州辖县如东莞、河源、博罗、龙川、海陆丰等地的民间木板年画制作者收购,这些年画以门神和迷信拜祭内容的画面居多,构图较粗犷,套色也不准确,常有色块“凸过界”(即染色时不够细心,随手扫之,把颜色染出木印黑线的外围)。有时一幅年画多至近10处失误。这些年画称为次画,其生产数量大,价钱便宜,多卖给贫民。
三是一些门店自制兼与附近(如平山、淡水、惠环的一些农村一些会刻木板年画的艺人订合同,到时按质按量交年画并付款。这些人多是农民,平时忙于耕田,闲时搞刻板。这类店主视年画销售情况与之订下所需品种、数量,并下一定数量的订金。这些年画质量还可以,刻、染比较细心。其中有些刻年画的佼佼者,也会被店主雇请作店员,主要是在店里刻制,修补填色兼售卖。当时惠城较大的刻卖年画店有湖苑、吉庆堂、迎新店、喜云等几大家,这几家门店多在繁华的中山西、中山东、中山南与惠新路、水东路,它们多为文房四宝店、香烛店、书店等,制、售年画仅是门市经营中的一部分,况且年画售卖也有一定的时效,以过年,清明与谭公节、观音诞等生意较好。平时刻绘年画的师傅做的作品总是收集起来,另在店壁上贴各种类型的年画样版以示有年画出售。
雇来的新店员,除专职年画方面的工作外,平时亦要兼营店内各物品,与一般店员无异,但因其有一技之长,故薪水比其它店员要高,薪金按当月上白米价钱多少支付,一般每月约一担半上白米(即75公斤好米的价钱),包食住,每月有一次牙祭(即在每月上旬加一次菜),当时这样的师傅全城约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