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泰和虾蚣灯
妙芙酱
虾蚣灯是流传在泰和县螺溪镇舍溪村一带的民间灯彩,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
据初步考证,明正德年间(约1512年),舍溪村有个名叫胡尧时的人,在云南做官,回乡时,途径四川某地,看过当地表演虾蚣灯,印象极为深刻,回家后就指派人做了一只,并教给村里人表演。
由于舍溪村一带田园平坦、土地肥沃、湖塘清水长流,盛产鱼虾,当地群众素有捕鱼捞虾换钱的习惯,对虾十分喜爱,每逢年过节,舍溪村民便聚集一堂,以舞虾蚣灯庆祝丰收、企盼来年幸福美满,《虾蚣灯》也便以其独有的民间特色艺术代代相传。每年春节至元宵,全村欢欣鼓舞,人们欢聚在起,耍舞虾蚣灯,庆丰收、求平安,祈福来年风调雨顺。此外,也外出邻乡、邻村、邻县表演,不收取钱物,旨在增进友谊,交流感情,深为群众喜爱。
《虾蚣灯》由一青一绿两只大虾蚣组成,另配有八朵荷花作衬托。每只虾蚣身长4米有余,身围40公分。分头、身、尾三部分,各由3名演员撑持表演,模拟虾蚣在荷塘中自由自在漫游、弹跳、追逐、嬉斗等活动情状,画面优美、生动,象征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表演者必须熟练掌握“中高头尾靠,中低头尾翘,三人脚步齐,两手配合摇。”的艺诀。
虾蚣灯表演时,以民间吹打乐伴奏。曲牌有《上山虎》、《下山虎》、《元宵》、《灯调》、《吉三枪》、《冲头》、《纽丝》、《三阴三阳》、《慢长锤》等。虾蚣灯的伴奏音乐旋律起伏大、节奏变化多,渲染了虾蚣灯舞欢快活跃的气氛。
《虾蚣灯》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集剪纸、扎作、雕刻、绘画、裱糊等各种手工工艺于一体,造型优美的大虾蚣本身就是富有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每只虾蚣身长围粗,身子用100余个直径约40厘米的竹圈拼接成,套在一条长3米余、宽5厘米的竹片上,然后用小绳子把这些竹圈连结起来,使虾身能灵活屈伸。每只大虾身体内都配置了灯光,夜晚持舞虾蚣灯,两只大虾在黑夜中闪出迷人的光彩,在配有灯光的荷花映衬下,整个画面曼妙瑰美、鲜活灵动,具有良好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