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手工业民俗
霞赩
旧时,天津手工业者在城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到一门手艺,就等于有了“饭碗”,生活就有了依靠,因此不少下层贫苦居民都把学一门手艺当作求生的一条出路,多让孩子(男孩)或是进作坊学徒,或是拜某种工匠为师。
作坊
天津民间手工作坊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铸铁、机器作坊、中药作坊、金银作坊、印染作坊、地毯作坊、扎彩作坊等。
铸铁、机器业作坊
旧时,天津最有影响的铸铁、机器业作坊主要集中在被人们称为“铁厂街”的三条石大街。20世纪30年代,这条狭窄的街面上云集着近3百家铸铁、机器业作坊,为此,成为天津铸铁和机器手工业的发祥地,享有“华北地区民族工业摇篮”之称。
早在19世纪60年代,三条石大街就出现了为船家、商客服务的打铁工匠。随后,在此诞生了第一家私营的铸铁手工作坊——秦记铁铺。秦记铁铺最初的生产设备只有坐炉,只能生产一些砧子、铁锤等简单产品。后来,这家作坊靠倒锅活发展壮大,生产的硬模子铁锅,锅面平滑,价钱便宜,畅销天津市场,这时的产品开始向多样化发展,生产出现了季节性,春天主要生产小型农具,如:铧、犁、耧角子等;夏天生产车瓦、锅、锤、水管子等产品。
天津铸铁业的手工技艺,主要是从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村流传而来。这两地的工匠,为生活所迫,每年春节一过,便八九个人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带着小炉子、风箱等简单的工具,推着小车到天津各乡镇,替农民修补损坏的犁、铧和破漏的铁锅等。
修补方法是:用一个两半儿的模子套在磨损的农具上,将溶化后的铁水倒入模子中,待其冷却后,磨损的农具就会完好如初。因为工匠在操作时,离不开化铁炉,所以人们常常把他们称作“小炉匠”。这种流动性生产作为他们农闲时的副业,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二天,干完便回家种地。后来工匠组织不断扩大,技术也不断提高,流动生产的目标开始瞄准了城市。最初,还只是在城市短期逗留,为城市居民和商客服务,并出售一些铸铁制品。后来,生意慢慢兴旺起来。于是,他们就在城市开设作坊,置备工具,购买机器,招雇徒工和工人,由流动性劳动变为固定性生产。
随着作坊的建立,出现了厂主、师傅和徒工。厂主即资方、作坊的承办者,俗称其为“掌柜的”。厂主除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之外,还要掌管行政事务,采购原材料,领导生产,推销产品等。师傅是有一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老工匠。徒工多是十几岁的男孩子,其家境较贫穷。徒工是作坊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每天凌晨起床,劳动之余,除了做好上工前的准备和收工后的清理之外,还要照顾好师傅的日常起居。徒工的饭食较差,以玉米面、咸菜为主,很少有改善生活的机会。
铸铁作坊最初只是一种旧式铁铺,生产工具主要有化铁炉和风箱。制造产品首先要做倒铁活的干模子。干模子的制作是遵循中国古老的传统方法,将土(泥)加入到成比例的砂子、青灰中,用水搅拌成均匀的制模泥,再按产品的要求制成各种形状的模子。熔铁的动力设备是大风箱,最少4人一起拉。拉风箱的工人基本上是招雇来的短工,俗称力把儿”,即帮工。他们没有专门的技术,除拉风箱外,还做一些杂活,只是在铁活多时才被雇来,担负着生产中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其工资微薄,按月或按日付酬。专门负责熔铁技术的工人被称作“看炉工”。看炉工要由技术较高、经验较丰富的长工担任,待遇稍高一些,工资以年计算。
铸铁作坊中所用的原材料,最初主要是废铁锅、破损的农具等废铁。人们可以拿废铁到作坊直接交换产品,或是作坊派人去收购。清光绪年间,洋条(洋铁)、湖北铁输入天津,价格虽然便宜,但没人认购,因为大块铁不易熔化。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帝国主义加紧对租界进行建设,客观上刺激了天津铸铁业的发展,此时,翻沙技术在作坊中普及。由于废铁不容易倒好机器,作坊中便大量使用洋铁和湖北铁了。后来又出现了扬子江铁、鞍山铁等。
中药作坊
中药作坊在天津比较普遍,这是由于天津与药材之都祁州(今河北安国县)相距较近,祁州为天津提供了充足的药材货源,促进了天津早期中药业的迅速发展。天津最早的中药作坊是润善堂,到明末清初,又先后创建了瑞芝堂、桔荫堂、宝心堂、仁育堂、同善堂、隆顺榕、万全堂等专营中药的店铺。辛亥革命后,天津中药业又有新的发展,中药作坊骤增至300余家。
旧时,中药店铺的经营形式主要是销售和批发汤剂饮片和中成药。汤剂饮片是由中药材原料经切片、研磨或煅制、炮制等不同环节的加工而得,按中医处方进行调剂,俗称“抓药”。中成药则是遵循古方、秘方、验方等方剂,选择相应的剂型而制成的成品药。中成药是由汤剂饮片演变而来,由于它服用简便、药纯、量小,故问世以来发展较快。
旧时,中药作坊完全靠手工操作,设备极为落后,仅有切药刀、水缸、磨石、石碾、晾席、筛罗、研钵等工具。用大锅煎煮药材,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以手工搓丸,用石磨粉碎药材,制成散剂。药方一般是祖传秘制的,制好的药剂要进行外包装,并在包装盒上印有本药品的商标和作坊字号。当时虽然加工形式原始,但由于严格遵守古老的传统方法进行精心制作、加工,因而使天津中药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前店后厂是天津中药作坊的显著特点,而且各个作坊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同德堂的苏家膏药、永春堂的眼药水、厚德堂的花柳药等,都称作天津的“独门药”,声誉颇高。
金银作坊
旧时,天津金银首饰业比较兴盛,清初就出现“煎银锅子”和“首饰局”。清乾隆年间,首饰业规模逐渐扩大,又改称“银楼”或“首饰楼”。清同治年以后,称“金珠店”、“金店”等。旧时,北门里一带是金店的聚集地,曾有“金店大街”之称。最早的金店是三义金店、天兴德金店等。前店后作坊是早期金店的经营特点。金店专门收买荒金潮银,经过加工提炼再制成首饰出售,同时也兑换一些走街串巷背着首饰盒子的小工匠收来的旧首饰。金店收购时,用“试金石”来鉴别真伪,用“金对牌”来测定黄金成色。
作为金银工匠,既要有收购黄金潮银的鉴定眼力,又要有镌刻雕镂、镶嵌编串、拔丝铆焊、包镀捶叶、凝金抛光、溶化提炼等各种工艺技术。旧时,殷实雄厚的金店都具有炉房设备,以提炼金银,其操作程序是:先将旧金银首饰或砂金熔化成“泼珠”或“泼片”,再放入铸铁容器内,加适当的硫酸和水熬成流质,金子与其它金属不混合,将金子捞出,用小铁锅炮干成为金粉,再用耐火坩锅熔化金粉,放入硝以去杂质,然后用硼砂清除余渣,最后将金水倒入大小钢糟内制成条锭。在捞完金子的流质内放入铅具,再加热熬煎,银粉就抱在铅具里的紫铜板上。停火后将紫铜板取出,铲下银粉,将其用耐火坩锅熔化,打硝去杂质,入糟成锭。金银工匠用这些金条、银锭,以小锤、小錾等小巧玲珑的工具,经过剔、磨、压、抛光等工序,加工成精美的首饰。金银首饰业到20世纪40年代末即告结束,80年代初复苏,现在很多传统工艺还在流行并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