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泰岩溪镇特色民俗 三公下水操
经赋氏
每年正月十七,漳州长泰县岩溪镇皀塘叶氏宗族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三公下水操”民俗活动表演,以此来纪念他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陆秀夫。
正月十七傍晚,长泰县岩溪镇珪塘村普济岩庙前的春池边,人头攒动,火把映红了天。
池水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公“下水操”正在热闹上演。
“三公下水操”是长泰县岩溪镇珪塘叶氏家族为纪念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这“宋代三杰”,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傍晚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
长泰岩溪镇珪后村,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普济岩。其中,供奉释迦牟尼佛、智慧广佛,还供奉宋代三杰——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的“三公下水操”民俗活动,就是珪塘人用来纪念他们心目中“忠义勇”的英雄——宋代三杰,并以此激发后辈子孙尊祖爱国。该民俗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并于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锣鼓唢呐声中,村民依次请出了“三公”神像,用三条红布带,固定在撵轿上。主持一声令下,6名壮汉前后各一人,左右各两人,抬着撵轿直奔庙前池塘。
每组壮汉,光着上身,赤着脚丫,在水里,奋力左右摇晃坐着三公爷的撵轿,绕塘三圈。撵轿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沉入水下,水花四溅,犹如蛟龙在水里翻腾。
每一次表演,八音锣鼓齐奏,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围池而观,吆喝鼓劲。
“三公下水操”,再现当时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宋朝皇帝赵昺跳海,不甘为俘虏,在水中继续与敌斗争到底的情形。
“下水操”结束,司仪便在庙前炭火堆周围,举行祈福仪式。拿着火炬的100名男子组成的火炬阵,簇拥着陆秀夫神像,踢过庙前的火炭堆;和当年新婚的青年男子一起护送,跑过街巷,前往大坂请火。
据介绍,这是在模仿当年宋军和元兵在广东崖山战役结束后,岸上的百姓和船上的渔民举着火炬沿岸寻找皇帝和陆秀夫遗体的实况。
为何珪塘叶氏保留着祭拜南宋三位将领的习惯?南宋末年,身为长泰县尉的珪塘叶氏开基始祖叶棻,积极督办粮饷,支持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的抗元活动,其子在抗元战斗中牺牲。珪塘叶氏先辈及宋代名臣“三公”的浩然气节,备受叶氏族人的敬仰。后来,叶氏族人就将陆秀夫与文天祥、张世杰合尊为“宋朝三君子”,又称“九龙三公”。
每年正月十七举行“下水操”民俗活动,模拟再现当时陆秀夫负君跳海,不甘为俘虏,在水中继续与敌斗争到底的情形,表达族人对陆秀夫民族气节的缅怀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