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在元代时成为全国海神的历史原因(3)
婀娜氏
在宋代,妈祖信仰影响虽然日益扩大,但并没有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妈祖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海神了,还不是全国性的海神。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根据之一是当时福建各地都有自己的海神,妈祖并没有完全整合,我查了福建地方志,宋代福建各地祭祀的海神至少有15位之多,外省的海神恐怕更多。根据之二是在当时的泉州,官方奉祀的海神是通远王而不是妈祖。
我们知道,宋代的泉州港是当时的世界大港,海外贸易非常繁荣。为了使远航的商船一帆风顺,宋代泉州地方官员经常在九日山延福寺通远王祠举行隆重的祈风仪式,一般十月至十一月举行“遣舶祈风”,四月举行“回舶祈风”, 泉州九日山上至今还保存十三块记载宋代祈风盛典的摩崖石刻,最早的是乾道四年(1168年),最迟的是咸淳元年(1266年),前后延续近百年。而当时九日山延福寺通远王祠内的主神并不是妈祖,而是俗称“翁爹”,又称白须公的神灵。
据据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记载,通远王神原为永春县乐山隐士,后仙化升天,以灵验著称,唐代后期传到泉州,成为海神。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宋代的泉州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时人王国珍《昭惠庙记》记载,家家户户,不论贫富贵贱,都争先恐后祭祀通远王:海上行船的人更加虔诚,“舟人赖之以灵者十常有八九。”
从以上两个根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宋代的妈祖信仰还不是全国性的海神,那么,妈祖是什么时候从区域性海神发展为全国性的海神?我认为是在元代。为什么?
大家知道, 元朝建都北京(大都)之后,大都便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口迅速增加。京都军队、官民所需要的粮食等要依靠江南供应,每年要从南方用船运粮食三百六十万石。由于当时京杭大运河年久失修,河道阻塞,漕舟不通,粮食供不应求,直接危及首都和国家的安全,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自至元十九年(1282年)海运试航成功后,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但海路运粮风险是很大的,海上经常会遭到台风恶浪的袭击,特别是海路漕运的最初几年中,海难时常发生,损失惨重,闹得人心惶惶。为保证南粮北调的漕运安全,元朝统治阶级只能接受采纳漕运的官员和船工的建议,推崇汉人所崇拜的妈祖,以此来鼓舞士气,祈求漕运安全。这样,原来的护国庇民的妈祖,就被人们作为漕运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