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安(黄龙府)习俗(3)
庄雅子
三、岁时风俗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春节俗称过大年
。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筹备过年,有些人家先杀年猪,请亲邻吃猪肉,习惯煮猪血脖肉和灌血肠,以吃肉、吃血肠为主。把猪肉和头蹄下水全部冻起来。准备春节食用。腊月十五前后,淘米磨面蒸豆包、撒粘糕。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从这天往下排:“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首(春联),三十晚上坐一宿(守岁),大年初一满街走(互相拜年)。
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为过大年,这一天贴春联、年画、门神、立灯笼杆、接财喜神;供天地、祖宗、灶王;吃饭吃炖鲇鱼,以求富贵有余、年年有余;午夜在院中生烟火,摆供桌,燃放爆竹,烧香烧纸祭神祭福;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押岁钱;吃年午夜饺子;玩“嘎拉哈”(羊猪的膝关节骨)直到天明。解放后,迷信活动逐年减少。
旧风俗: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犬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哪日天气好,预兆这一年就收成什么。初七人日这天,家家吃面条,叫拴小孩子腿,面条也称“泰面”,寓连续不断康泰之意。
元宵节又叫灯花节,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从农历十四到十六日,吃元宵、看花灯、扭秧歌、放焰火。十五晚上,城乡处处秧歌锣鼓,家家彩灯高悬,男女老少都要到外边走走,叫“走百病”,意指可驱走各种疾病。妇女儿童有到井沿刨冰块吃的习俗,后来用雪糕或冻梨代替了冰块。
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
早餐吃“荷包蛋”,午餐蒸包子馒头,也有吃粽子的,但农村不多。许多人家到野外挖草药、采艾蒿,将艾蒿放在水缸里,插在房箔上,男人夹在耳朵上,女人插在鬓角上,以示驱毒灭病。
用五色纸叠葫芦,将染色的苘麻扎成小笤帚,拴于杨树枝挂在门窗上,意在扫除疾病,驱除毒虫。妇女用绸缎绣成荷包,内装香草,大人小孩子佩戴在胸前。在小孩的脖子、手腕、脚脖上系五色线,意为拴住,以防生病遭灾。
中秋节,俗称八月节。
每年农历八月,正是瓜果蔬菜和五谷成熟季节,十五这天,多数人家蒸包子、炖猪肉。晚上,摆上月饼、瓜果,在院在供月,也叫“圆月”,指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共同赏月。
传统时令节日还有很多,龙王爷、马王爷、虫王爷生日,农村有烧香上供的习俗,祈祷风调雨顺,不闹虫灾,牲畜平安。解放后,很少有人再过此类的时令节日。二月二、立春、清明、暑伏、立秋等时令节日,却延续下来。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家家用秫秸梢和花布条穿成“龙尾”,挂在屋内,钉在小孩帽子或上衣上面;早晨用香火给小孩熏耳朵、鼻孔,防除疾病和毒虫侵咬。这天,吃过年留下来的猪头,俗称“二月二啃猪头”。
立春打春
,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吃生萝卜叫“啃春”,后用吃水果代替。
清明
是祭扫坟墓的日子,解放后,机关、团体、学校,组织职工学生祭扫烈士墓。
暑伏即初伏第一天,通称“入伏”。当地有句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白菜)、三伏种荞麦。”是指这几种作物播种时间。入伏后,正是收割小麦的季节,杏、甜瓜、西瓜等瓜果相继成熟,茄子、豆角、辣椒等蔬菜开始大量上市,暑伏这天家家吃伏面(面条)。
立秋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庄稼丰收在望,家家包饺子叫“抓秋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