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恐龙:哥打龙 体长9米最早期的蜥脚类恐龙
思敏
哥打龙是一种最早期的原始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亿800万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拥有着非常典型的原始蜥脚类特征,比如四足行走、短粗躯干、长脖子和长尾巴等,不过它的体型并没有后期的蜥脚类恐龙那么巨大,体长只有9米左右,但也属于大型恐龙之一。
哥打龙的外形特征
哥打龙和大部分的原始蜥脚类恐龙一样,行走都是依靠四足的,而四足基本都是呈现椭圆形,非常粗壮并且有力,而尾巴和脖子则比较修长,占到了身体的大部分长度,能帮助它扩大摄食的范围。并且哥打龙还有着弯曲且较短的肱骨,并且脊椎神经非常简单但粗壮,髋部的前突则比较低矮且修长。
哥打龙的生活习性
根据哥打龙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呈现植食性恐龙特有的勺子状,所以它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是以树叶为食,在遭遇敌人或者受到威胁的时候,它就会摆动鞭子状的尾巴和抬起粗壮的前足进行威慑,但相比防御能力极强的倍甲龙来说,哥打龙的这点技能基本上是非常难以自保的。
哥打龙的化石发现
哥打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印度泰伦加纳的安得拉邦发掘出来的,当时只包含了化石碎片,缺乏颅骨,不过幸运的是,截止到目前,已经发现的哥打龙化石数量达到了12具之多,所以它的化石基本上都已经完整,只缺乏少数的牙齿碎片而已,由于最早的一批化石埋藏于Kota地层内,所以它的拉丁文名中也包含了这一地名,含义则是“Kota地层的蜥蜴”。
印度政府在发现哥打龙化石之后,就将这批最早发现的正模化石妥善的安放在安得拉邦的海得拉巴的博拉博物馆中,并且定期的进行展出。哥打龙的化石在1988年就已经发现,也就是在同年完成了命名和种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