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立夏习俗(2)

雅可

探夏

探夏又称“避凉”,流行于陕西南部和关中地区。每年将入盛夏时,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去凉席、草帽、扇子、蚊帐、夏衣等,以示关心女儿健康地度过酷夏。《岐山县志》载:“六月六日新嫁女,母家授以单衣。”陕南竹器多,多送凉席、扇子、蚊帐等。关中地区凤翔、渭南等地,是产麦地区。该地区的手工编织业很发达。“凤翔有三宝,东湖的柳、柳林的酒,女人的手。”“女人的手”即指风翔县妇女的编织物很精巧。特别是用麦杆编织的草帽驰名,每年入夏,妇女将编织好的草帽——“凤翔帽”送给亲友,尤其是在探夏时,娘家人给女婿送的避凉物品中,总离不了一顶精制的“凤翔帽”。

陕西立夏习俗

看麦梢黄

在陕西关中地区,每年清明节后,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女婿、女儿如同过节日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馍、黄杏、黄瓜等新鲜水果或蔬菜,去慰问娘家人。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意思是夏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忙罢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

忙罢会

在陕西关中一带的广大地区,普遍在夏忙结束后,即农历六、七月间,各村都约定日子过会。农村把这种会叫做“村会”或“油塔会”(因过会送的礼品是油塔馍)。有的村子和当地庙会结合起来,唱大戏或小戏以资助兴。会期间,女婿、外甥拿上油馍20个,外加酒肉或时兴鲜果作为“忙罢礼”,送于娘家或舅家。

陕西立夏习俗

村会是几代人几百年形成的,届时姑家姨家,老小舅家以及亲朋厚友,都来庆贺。是一个亲戚朋友大聚会的日子,显得十分热闹昌盛。聚会人的多少,身份地位,显示着这人家的人缘、政治、经济生活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十分重视过好村会。

三伏天

“伏”是隐伏以避盛暑的意思。夏历以干支纪日,从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入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每伏各占10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这段时间。古时,三伏中的祭祀活动是受到重视的,为皇帝者要率群臣着朱色礼服去南郊“迎夏”。西汉时在三伏的头一天要给百官赐肉。两宋时要把宫廷窖藏的天然冰块赏给大臣解暑。近代民间普遍有喝“伏子酒”的风俗习惯,伏子酒是用大麦酿制成的,喝伏子酒可以清凉解渴,还可以帮助消化。另外,农村在每年6月6日用酒浆祭奠祖坟墓,名为“解清暑”(见《延长县志》),绥德一带的人民,每年六月初六鸡叫头遍时做菜豆羹(俗称“浆水”),黎明时拿到祖坟前浇奠(见《延绥镇志》)。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雅可
  • 趣闻 九个黄昏
  • 趣闻 青衫故人
  • 趣闻 永安
  • 趣闻 青衣沾雨
  • 趣闻 壬戌
  • 趣闻 乱世之魔
  • 趣闻 银银
  • 趣闻 巧荷
  • 趣闻 俊娥桑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