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云顶古寨(2)

亦凝氏

云顶山位于四川省隆昌县与泸县交界,最高处一座山寨--云顶寨,居高临下,前观隆昌后瞻泸县,两边是一马平川,万顷粮田,唯独这南北走向的云顶山,犹如一堵墙,挡住了平川的去路。山寨的各处隘口更是险要,确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势。

云顶寨围墙高大坚固,仅寨内残存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那占地近十亩,形似“如意”般的“如意池”,一座“落虹桥”横跨其中,其山,其水,都勾画出当年的风光,犹如一座东方“海德堡”,让人叹为观止。

据县志记载,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湖北麻城人郭孟四举家来川,挑行李至云顶山垭口,因衣箩滚于山下,遂断然定居于此。从此郭氏便在此插田耕种,修筑房屋,经几代相传,人口繁衍,终也资财富裕。

至明万历年间,由于政治腐败,地方不清,于是垒石为墙,筑寨自保。至今郭氏已传二十九世,历经三朝,达六百多年,成为云顶世族。郭氏的家业发展,除地租外,还经营工商业,泸洲天成生曲酒厂,裕德煤矿亦为郭氏家业。同时郭氏历代有人做官,不泛清正人氏,富足之余,也设平粜局,欠收年开仓放赈,办育婴堂,孤儿院,孤老院,这都是郭家的“义举”,受“乐善好施”的御赐匾额。

云顶寨至民国三十六年,历经三次扩建,占地二百四十五亩,宅院达五十六个,建筑面积约四万二千平方米,人口达二千五百人。由于人口增多,日常生活已感不便,于是郭氏出资在山寨外山垭口处修房造市,建起了云顶场,当时取名就叫“梭箩垭”。

西面来的隆昌人,东面来的泸县人,主顾又是山上的大地主,很快,场上茶馆,酒馆,商号,银号,一应俱全,每逢农历三,六,十赶场天,从早到晚热闹非凡。早上天不亮,农民打着火把来卖菜,卖完回去好干活,这是早场,山上人叫“强盗场”,山下人叫“鬼场”。中午一个场,主要是山寨内的财主老爷,公子哥儿们逛逛街市,交流信息等活动。下午一个场,主要是煤矿工人下班后的一种休闲,坐坐茶馆,聊聊天南地北。五零年以后,为了不耽误农活,只保留了“鬼场”,逢场日改为三,六,九,沿袭至今。

场上云顶寺初一,十五更是香烟缭绕,香客不断,宗教文化可见一斑。

如今,郭氏后裔约有五千余人,除当地云顶乡外,大部分已去他乡,其中也有定居在台湾,美国的。山寨内残存的宅院还有十余栋,都已倒笼破败。其中,“书院”做为敬老院,“金墨湾”原为隆昌五中,前两年该校已迁往山下,该院便人去楼空。

其它宅院住着约二十余户人家,大部分仍为郭氏的后裔及奶妈,佣人等,虽然都已是古稀之人了,但仍能自食其力,除栽种果木,干干手工活外,家家都梳麻织布。这里是产麻区,虽仍是古老的手工编织,但这里“夏布” 的品质却是正宗的,依然远销国外。

其实,山寨内宅院的名称,除“寨门口”是依地处山寨大门口而得名,“大夫弟”是郭家做了官的人而建的外,其余像“芦田铺”,“新亮山房”,“丁家凼”,“郑屋基”,“新骑龙凹”,“新桂花湾”,“竹林屋基”等,均依照山下的村镇名称而得名,山下有的,山上就有。而且,郭氏在山寨内建寺庙两座,即“中峰寺”和“文殊院”。还专设“寨务局”总管山寨事务,难怪当地老百姓称“云顶寨”为“郭家国”,山寨如国家缩影。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仕超
  • 趣闻 巴黎醉
  • 趣闻 你懂她也懂
  • 趣闻 问文郎
  • 趣闻 含兰
  • 趣闻 天心氏
  • 趣闻 鹏飞君
  • 趣闻 嘉言
  • 趣闻 云辰桑
  • 趣闻 妙思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