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涵江红团
骞魁酱
莆田红团是福建莆田传统的地方小吃。属于年节食品。
涵江民间习俗,人家每逢过年过节祭神祗、祀祖先或结婚等喜庆之事时,往往制作实心(有馅)的红团。红团的特色是“红”和“圆”,它象征着一家人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荣华富贵。红团的制作,颇费人力;其制法既特别又有一番工夫。红团皮的制作方法有二种:一种是用糯米(术米)舂成“米祭”,一筛再筛,取其中的细粉末,晾干备用,用时把“米祭”和沸水加入适量的“食物红”一起揉匀,成为粉红色团皮。另一种是简便地用面粉匀揉成团皮,再用红色的水轻轻地刷在其上面,等“团”蒸熟时,也同样成为红色团皮。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入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食物,别具乡土风味。
团馅所用的食物有三大类,一类是以绿豆为馅的,1市斤绿豆馅中,须加入红糖0.75市斤才够甜,即所谓“十二两糖”。(旧时为十六两一斤制)俗叫“红团绿豆馅”。一类是以术米为馅的,1市斤术米馅中加入红糖0.5市斤就行。俗叫“术米馅”。一类是以地瓜丝碾粉为馅,(多在山区或沿海乡村)俗叫“番茹干馅”,1市斤“番茹干馅"中加入红糖约3市两就够了。
擀团皮时不能太薄、太厚;捏团馅时也不能太小,太大(丸),两者要适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撑)破,有时则个子太小,都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们围在“大笠弧”四周,有的擀团皮,有的捏团馅,有的打印,有的衬“鸡叶”(学名“蓑荷”),有的入炊具,配合默契。这个“工序”,显示出家庭主妇多年实践的技巧。
“红团印”是一种木刻的“印模”,是民间独特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所雕刻的字,大都是“富”、“贵”、“寿”、“喜”字,一般喜事可通用;只有“双孩儿”的印模,那是结婚时专用的。印模的两边还雕刻上花纹图案,它会清晰地印出一个个令人满意的红团来。
红团的用途很广泛,诸如年节祭祀、结婚、做寿、小儿满月以及乔迁等喜事都用它。过年时的“做岁团”更为普遍,几乎家家都有,分外红火。结婚用的红团,俗叫“成人团”,制作更为特别,因为结婚人家要分“成人团”给亲友,所以红团个子大,每个约重l市斤;专用“双孩儿”印模打印,取早生贵子之兆,衬底的“鸡叶”不能剪断,须两个连在一起,取成双成对之意。
另有一种“实心团”,是用“面粉”制成的红色“面粉团”,及“猪头”、“尾肺”等“面食”品,供寺庙庵堂佛事及三教祠等祭祀之用。人家年节的敬神祭祖;谢恩、拜忏供佛以及孩子“出月”、“乔迁"等喜事都用它。它是红团的“变种”,制作简易,成本便宜,故使用范围更为广泛。
红团是民间一种独特的习俗,其渊源未见于文献记载。但它的历史悠久,相沿成风,农村尤甚。(程德鲁)
红团制作方法
做红团先要制作红团皮,旧时做红团皮颇为讲究,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手工舂成糯米粉,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
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用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
在做红团皮的同时,可以用高压锅同时煮红团馅儿,一般可以做成糯米馅和绿豆馅两种。糯米馅是把糯米蒸成干饭后,乘热放入白糖,让它成为又粘又软的饭团;绿豆馅则是把绿豆煮烂,放进糖,文火干,再用勺子把绿豆捣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团。
制作时把馅儿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为“红团馅”。 红团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三种。
糯米馅是把糯米蒸成干饭后,放入糖水中煮,用文火,使它成为又粘又软的饭团;绿豆馅是把绿豆煮烂,放进糖,文火干,再用勺子把绿豆捣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团;糯米绿豆馅是先把糯米炒熟后碾成粉,再把它与煮烂捣碎的绿豆、糖混和成团状。
制作时把馅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为“红团馅”。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
印好的红团的用洗净的剪成圆形的鸡叶(仙游人称鸡蕉叶)或一种大栲树叶(俗称红团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立刻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