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人名
向卉桑
帕劳全称帕劳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palau;帕劳语:Beluu er a Belau)。
国土面积493平方公里。位于西太平洋,关岛以南700英里处,属加罗林群岛。由一个大堡礁和无数小岛和较少堡礁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公里的海面上,其中只有8个岛有常住居民。这些岛礁是由海洋生物的尸体沉降累积而成的石灰岩,恩切尔曲斯峰(Mount Ngerchelchuus)海拔242米,是国内的最高点。岛上没有河流。位于帕劳洛克群岛(Rock Islands)的埃尔•马尔克岛(Eil Malk)的水母湖(Jellyfish Lake),原为海的一部分,后由于地壳运动,周围的海床升高,逐渐与外海隔绝。湖中有大量的无毒水母,是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2.1万人。帕劳的土著人约占总人口的69.9%、菲律宾人15.3%、华人和华裔4.9%,还有其他国家的亚洲人、欧洲人以及其他美洲国家的土著人。约有49.4%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21.3%基督教新教、8.7%地方宗教摩德肯基(Modekngei),其他还有基督复临安息日(Seventh-day Adventist)以及各民族本民族的宗教。英语和帕劳语同为官方语言。
4000年前,此地就有人居住。1710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1783年,被葡萄牙人发现。188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被西班牙卖给德国。一次大战中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期间被美国攻占。1947年,联合国将其交美国托管,与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构成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的4个政治实体。1969年,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1977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于1981年中止托管协议。1980年组成政府,改名帕劳共和国,“帕劳”(palau),在夏威夷英语中意为“你真了不起”。1981年,当地宪法生效。1982年8月,与美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但该条约在多次公民投票中,均因未达75%的法定多数而未能获得通过。1993年11月,举行第八次公决,终于顺利通过了《自由联系条约》。1994年5月21日,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第61届会议上,帕劳和美国政府的代表宣布,《自由联系条约》自同年10月1日起生效。1994年10月1日,帕劳共和国宣布独立。1994年12月15日,帕劳成为联合国第185个成员国。
帕劳受到美国的影响,大部分人都是使用英语人名,特别是圣经人物的名字,如环保人士诺亚•伊德尚(英语:Noah IDECHONG,帕劳语:Noah IDECHONG)的名字“诺亚”(Noah/ Noah)来自圣经中的诺亚(Noah/ Noah);也有来自英语主要语源的名字,如商人和政治家艾伦•瑞曲伊达克•赛义德(英语:Alan Rechuldak SEID,帕劳语:Alan Rechuldak SEID,1957~ )的名字“艾伦”(Alan/ Alan)源自盖尔语,意为“岩石”;政治家和商人莱拉尼•瑞克莱(英语:Leilani REKLAI,帕劳语:Leilani REKLAI,1966~ )的名字“莱拉尼”(Leilani/ Leilani)则是起源于夏威夷的名字,意为“神圣的花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