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的习俗(3)

怜烟酱

9、苗族“芒哥节”

农历正月十七,也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传统的“芒哥节”,四里八乡的各族男女同胞相邀结伴前往观看“芒哥”表演。

“芒哥”是苗族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娱乐神,演“芒哥”是苗族人民独具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说很久以前,苗山的元宝山一带人烟稀少,野兽猖獗,盗贼出没,再加上病魔鬼邪的危害,苗族部落生活在人兽侵扰的恐怖之中。为了驱邪赶魔,活跃山寨,有位苗族老爹发明了“芒哥”(一个头戴假面具、身披芒草的形象),说“芒哥”是娱乐神既可以驱邪,又可以娱乐。每年的正月十七那天,“芒哥”从高山下来,为人们驱邪,与人们欢庆佳节,教训那些不听话和做坏事的人。“芒哥”,病除鬼跑,勤劳勇敢的人接触“芒哥”,新年里再夺丰收。自那以后,苗族人便非常崇拜、信仰这个身披芒草的娱乐神。"芒哥"节也就这样流传下来。

每当“芒哥”节到来和时候,苗寨 一片欢腾,左邻右舍的侗、壮、水、汉等兄弟民族也前往观看。一时,头戴假面具,身披芒草(或禾杆草)的“芒哥”,一个个神灵活现地分布在苗寨的大街小巷中。人们会看到,一会儿这个苗族阿公伸手向“芒哥”说:“请握握我的手,让我健康长寿”,一会儿年轻人则踊跃与“芒哥”拥抱;有些不听话和不务正业的人还会受到"芒哥"的“教训”。寨子里"唔呀、逗呀"(苗语好和对的意思),处处是一片欢呼喝彩声。

10、正月十七“凤岗珍珠娘娘”朝拜

一年一度的“鸡岗妈”民俗活动即将粉墨登场。潮汕地区民俗活动丰富,濠江区也保留了许多地方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一年一度的“鸡岗妈”民俗活动是较具代表性和较具影响力的。

凤岗村濒临濠江,有一山岗状似鸡,为聚落障。元中叶,郑姓人家到此捕捞定居,蕃衍成乡,后改称凤岗村。凤岗村依山傍水,有农、渔、盐等业,“薄壳”是其特产。凤岗村也因“鸡岗妈”民俗而名扬。

“鸡岗妈”民俗以朝拜“珍珠娘娘”活动为主题,每年正月十七除村人朝拜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前往参与,自古有“鸡岗妈向外客”的俗语。

正月十七朝拜凤岗“珍珠娘娘”庆典活动是达濠地区乃至粤东地区较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凤岗妈”是俗称,名曰珍珠娘娘,由于灵显,每年正月十七除村人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外地善男信女前来朝圣。

那“正月十七朝拜庆典”始自何时?据村中老人传说,各说不一,一说自古便有;二说是明清期间;三说是清未,但种说法至今都未能得到考实,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据说,旧社会正月十七的朝拜活动不象现在这样,每逢正月十七的朝拜活动由永思和报本两个祠堂分别轮流举办,一个祠堂二年轮得一次神位香炉,各自把“珍珠娘娘”请到各自的祠堂的朝拜。

战乱与文革时期曾中断,文革结束后,"凤岗妈"的朝拜活动才得以恢复,并且打破上、下祠堂分开举办的传统,统一在现"珍珠娘娘庙"举办。每年的朝拜者都是成千上万,神明有求必应(这话有点迷信),外地人都慕名而来,在新时代新的宗教、民俗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凤岗妈”朝拜活动已成为一项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珍珠娘娘庙”座落在鸡岗山腰北侧,面朝濠江(古庙建于何时无从考证),四方树林环绕,前有一水池,左右各有一眼井,风水清秀,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该民俗活动的特色活动有:

1、活桌席:在朝拜活动中,在"珍珠娘娘"神位前供有一席丰盛多样的供品,这种场面在潮汕其它地方的迷信活动中并不罕见,独特的是“凤岗妈”朝拜活动的供席上就摆有几只活鸡、活鸭、活鹅。这些在众人的围观与连天轰隆的炮竹声下不生惧色的家伙,还悠哉游哉地闲步于桌席之上。

有人会问这些活鸡、活鸭、活鹅有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又有什么作用?他们都是普通家庭饲养的,只是在上席之前经珍珠娘娘"点化"一番,朝拜活动结束后返还他们的饲养主,他们在桌席上不只是摆设,他们主要的使命是为"珍珠娘娘"当卫生检验员,供席上有上百式供品,他们会在供席中走来走去,当发现不干净的供品时就会把它翻掉。村中有规矩,朝拜活动结束后,不被翻倒的供品会按户分到村中各家各户去,以吃平安!被活鸡、鸭掀过的供品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现象,有一次饼食中发现了一支秀花针,一次“基板”(这一种饼食)中留有头发等。

2、连天炮:在政府未禁放烟花炮竹之前,正月十七凤岗的炮竹声是连天不断的,如果你在现场呆一两个小时便知其特色,许多朝拜者多有供拜炮竹的习惯,为图个好兆头——红红火火,在朝拜时供奉上一大串炮竹,在点炮石的炮架上看看自己的炮竹打得响不响?打得连续不连续?这样下来,整天的炮竹都响个不停叹为壮观!可惜!现在已没有当日的丰采了!

3、酥糖塔:朝拜活动的桌席上还供有酥糖塔,酥糖塔由酥糖筑成,形状成塔,酥糖塔多是由村众集体、“会”(民间小集体)、外来单位喜心定做的,以前在"会"之间存在竞赛之风,每年都彼此竞比谁的酥糖塔高大,酥糖塔曾一度发展到5、6米之高,由于场地与高度的限制,后来酥糖塔的竞赛之风才被约束。这也是潮汕地区所罕见。

4、头支香:所谓“头支香”就是正月十七正日吉时,凤岗村众供奉一支大香后的第一支香,传说由于“头支香”能给插香者带来好运,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争插“头支香”,以求新年有好运气。理事会在插村众大香时都要实行禁备,当村众大香供奉仪式一毕,争"头支香"的人群就会蜂拥而挤,场面叹为观止。

5、挤石门:去过朝拜的人一定会记得在进入朝拜场地须在人潮中挤过一道石门,这石门是由两块天然的大石夹在一起形成,石门只容两人同时经过,正月十七“凤岗妈”朝拜活动成千上万的人都从这道门挤身而过。关于这个石门村中有许多传说。左边一石名为“龟石';右边一石名为“蟹石”,都是由于形似龟蟹而得名,龟被誉为长寿的象征;蟹被誉为健康的象征,所以这个石门就有了福寿的喻意。

“凤岗妈”朝拜活动还有许多传说与内容,如:求丁仔、拜大红壳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