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板凳龙” 彰显民间传统竞技艺术(3)

慕无苏

“板凳龙”濒危状况严峻

“由于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加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人们多外出打工谋求生计,加上农活繁重,‘板凳龙'练习者和练习时间越来越少。”李清福告诉记者,以前,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期间,“板凳龙”传承人都要聚集在一起,切磋武艺,交流心得,现在这一习惯已不复存在,主要原因是多数青壮年在外打工挣钱,很少回乡。

另外,传统“板凳龙”表演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以前人们表演多为健体防身,所以曾有谋求成为“板凳龙”传人的需求,而今各种健身活动的开展,表演之人已经不多,同时组织次数越来越少,使不少爱好者无法表演。因此,“板凳龙”已面临传承危机。虽然现有传人数百人,但多系以前传授,其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向,青年人很少。

据了解,“板凳龙”现有传人平均年龄约45岁,45岁以下不到20人。

5年计划保护“板凳龙”

据了解,为了保护“板凳龙”这项民间艺术,黔江区黄溪镇政府下足了功夫。李清福告诉记者,保护的具体措施为:一是整理“板凳龙”的相关资料。二是依托旅游开发和民族体育发展,将“板凳龙”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民族群众体育健身项目,并作为黔江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内容,进行论证和实施。三是成立“板凳龙”队,经常在景区和各种文化活动中表演,在当地学校体育课中,传授“板凳龙”的动作,在群众和学校开展“板凳龙”培训。四是由政府或相关部门举办“板凳龙”比赛,推进“板凳龙”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