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布依族石板房(2)

红英酱

黔西南的布依族

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骆越一支。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属牂牁国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骆越地。布依族至今仍保存古骆越人的许多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盘江河谷和平乐、北乡、花障、鲁沟、龙广、木咱等地的布依族聚居区,仍沿袭古骆越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即今所称“吊脚楼”及其演变的“地楼”、“半边楼”。布依族的铜鼓,也是古骆越人的文化特征。布依语同骆越语相近,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 骆越人称母亲为“米囊”, 布依语称母亲为“乜”。许多布依村寨或附近的山坡、田地名称,均以古骆越语的委、平、洛、坝、纳、浪、板、巧、岜、冗、者、央、内、打等语音为词头命名。

布依族的族称,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清至民国末年被称为仲家。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尊重民族意愿,在1953年冬召开的布依族代表人士协商统一民族名称的会议上,根据布依族自称的历史,以“濮”与“布”、“越”、“俚”与“依”读音相近,统一用“布依”为本民族的族称,正本清源,恢复了布依族族称的本来面目。

在布依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上形成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战争、移民、贸易、避难等。据史志记载,自春秋战国以来,县境有十余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其中,北宋迄清末移民最多。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清乾隆、嘉庆年间招民垦种,咸同之后开通商路等,江南、湖广及四川等地迁来居民不少。这些移民中,有一些与当地土著通婚,而后成为布依族。

布依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长期使用汉文,解放后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在部分布依族地区推行。

布依族有254万多人(1990年),其中90%以上居住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属云贵高原的东部。

布依族地区是隆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亚热带岩溶化高原,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布依族聚居区,苗岭山水横贯其中,山的主脉由西向东延伸,支脉绵亘全区,主峰云雾山在都匀、贵定之间。西北部有乌蒙山,由滇延伸至黔,海拔多在2500-2800米,其中韭草坪达2900米,是贵州高原最高峰,也是贵州高原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地势起伏,海拔落差大。布依族地区属中、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基本特点是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如花溪附近的镇山布依族石头寨就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广大的布依族住地,山多石头多,而且多为水成岩。当地人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就利用当地的石头建起了一座座美丽的石板房。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红英酱
  • 趣闻 觅松桑
  • 趣闻 新之酱
  • 趣闻 凝残月
  • 趣闻 梓睿
  • 趣闻 2b青年
  • 趣闻 树阁君
  • 趣闻 子晨氏
  • 趣闻 雪萍酱
  • 趣闻 棈燈燳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