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特产:汉画像石拓片
雅韵氏
谈到历史沧桑、文化厚重,人们常常用到“秦砖汉瓦”这样的词。在汉代,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辉煌的两汉历史被典籍记载的同时,更有大量的汉代画像石(砖)相继被发现与发掘,它们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以图像艺术的形式直观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汉画像石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誉为“绣像的汉代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里,汉画是珍贵的“绣像历史”,更是屹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的民族瑰宝。两汉时期,汉代祖先通过汉画像石、像砖雕刻,充分表达了对生命、生活、自然的认识、情感和寄托,是各阶层生活的艺术再现;并真实反映了汉民族形成时期积极向上、气势恢弘、心胸开阔、凝聚和谐的民族性格。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天、地、人三者合一纯朴的哲学理解。
作为世界文化之光的艺术——汉代画像石,开辟了集中国古代线描、雕刻、彩绘艺术于一体之先河,就其历史价值而言:在中国艺术史上,它拓宽了中国绘画的题材内容,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技法,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实基础。
汉画像石画面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等祥禽瑞兽图像,有民间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神仙羽人的西王母等人们想像的神仙世界。有些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画像,其中包括贵族豪富的生活场面,如车骑出行、打猎、宴欢、对弈、乐舞、迎送宾客、楼堂建筑等。有些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方面。《舞乐百戏》、《车骑出行》《拜谒图》是汉画像石的佳作,汉画像石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丰富的图案内容而极具收藏价值,然而,由于汉代画像石体积大、石材重而不宜搬运和举办流动画展,很多人很难一睹汉代画像石的真实面目,而中国传统的拓片制作技艺,从某些方面解决了这一难题,汉画像石拓片制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因为汉画像石拓片是从原物上直接拓印下来,所以原物的大小长短、线条的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自然逼真的表现出来,故汉画拓片被人们看作是下真迹一等的珍品,是收藏界的至宝。就汉画拓片的艺术价值而言,它不仅可供学者进行科学的研究,同时经过收藏家与过目者的题跋、用印,使得这些汉画拓片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更有美学价值。汉画像石拓片装裱成轴·成册,张挂于壁间可供人们长久的欣赏,总之汉画拓片在传统学术界和艺术界是被珍视、宝藏的。另外汉画像石拓片又易于携 带,遂成为文人墨客传递相关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自新莽时期至东汉中晚期,彩绘汉画得以较快的发展,此时期的河南南阳、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地区均发现有彩绘汉画像石墓,所用色彩共有七种之多,极大地丰富了汉画的艺术表现力,彩色汉画像石不但可以与精美的汉代壁画,帛画相媲美,而且在艺术上更上一层楼,是中国所特有的将线描、雕刻、彩绘融于一体的新的艺术。汉画像石埋藏在地下距今两千年之久,经过长久的风化、水浸,后来出土时,其色彩几乎不复存在,只有少量的汉画像石带有一点色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素面的石头画像,通过这些饰彩的汉画拓片可以看到汉代人所建成画像石墓的基本面貌,使古老的汉画像石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河南省南阳汉画以鲜明的汉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一个缩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南阳汉画像石虽然早有出土,但为人们认识并制作拓片却很晚。20世纪二十年代初,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研究生董作宾先生在家乡南阳期间,首先认识了南阳汉画像石。1927年,教育学家张中孚先生访拓南阳汉画像石于荒桥古寺中,得画像石数块,并始做汉画拓片。1929年,张先生将所拓制的南阳汉画拓片进行编排整理,并委托关百益先生编印《南阳汉画像集》一书,交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该书于1930年9月在国内发行,共收录南阳汉画拓片40幅,它的出版问世,使当时的学术界惊悉南阳也有汉画像石,从此。南阳汉画像石与山东武氏祠画像石齐名并举遥相辉映。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南阳汉画像石,一些学者开始搜集南阳汉画拓片。鲁迅先生在搜集整理南阳汉画像石拓片方面也费尽心血,直到他逝世前两个月还惦记着用作桥基、浸在水中的汉画像石。正是由于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的传播使人们了解了汉代南阳刻在石头上的艺术,认识到它是中国两汉历史的一面镜子,所以出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俞伟超教授的“南阳汉画石,图说天地人”之说。
汉画像石的雕刻方法为剔地浅浮雕,在平面的石材上,先以粗犷古拙的线条勾勒出画面的轮廓,再用阴线刻画出图像的细部,然后用竖纹或横纹剔去画外部分,使画像浮起于底纹之上,具有主体感。
针对汉画像石的特点,在传拓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对新拓汉画像石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清洗,观察时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即对画面构图布局的心中有数;对局部人物、动物、器具形态的心中有数;对人物与动物、人物与人物、动物与动物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种物象细部的心中有数。清洗的目的,一方面是更细致地观察;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宣纸与像石之间粘接得更牢固,以便于着色和拓片的清洁,使所拓拓片更准确的反映原画面的风貌。清洗时,先用毛巾蘸清水擦去汉画像石面积污、字口或纹饰里的土锈赃物,要用竹扦剔除,万勿用刀,以防损伤。
其二,汉画拓片用纸的选择及拓取方法。宣纸历来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的美誉,一般可分为两大种,一种是生宣,另一种是熟宣,因生宣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加矾,因此吸水性强,柔韧性好,而熟宣在加工中加有矾基本无吸水性,韧性不足,一般在传拓中不易采用。生宣湿水后伸展自如,有良好的韧性,所以生宣纸也常用于汉画像石浅浮雕和高浮雕作品的拓片制作,但市场上常见的生宣纸在传拓浅浮雕、特别是高浮雕画面的汉画像石时也很容易被拉伤、变形甚至损坏,因此拓制这类画面应采用把两张棉料生宣用浆糊水合在一起的加厚生宣。
目前常见汉画像石画面的拓取方法有两种——湿拓法和干拓法。这两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高浮雕和浅浮雕拓片的制作。湿拓法:即将纸用温水进行闷润,使宣纸的韧性增大,再把宣纸平铺在汉画像石上,用棕刷刷平,然后再用一张吸水纸蒙在上面,吸水纸要选择纸张稍厚,纸面上无杂质无污渍的宣纸,用打刷均匀打一遍(如果刷的不均匀,会使拓纸干湿不均,以致扑色深浅不一),这样可以保护下层宣纸,使其干的更快。干拓法指把裁好的宣纸直接平放在汉画像石上,用棕刷蘸水均匀地把水洒在宣纸上或用喷壶洒一至两遍,或用湿毛巾直接赶平宣纸,然后刷、打着色。在上色、拓汉画像石时,要注意画面的主从关系,一般拓时应突出人物,上色要注意浓淡,衣帽色重一些,面部和手足部位可淡一些,像石的底纹更要淡一些,对奔跑中的动物远处淡,近处重,做到浓淡有致,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力求使拓制物象在着色上尽可能丰富多变,在整体造型上尽量达到平面构图的透视效果。
三,扑子用法。凡拓碑石,扑子走向应从左到右,从上往下,后扑应略压前扑印子的三分之一,下行应压上行三分之一,以此顺序进行,绝对不可以跳扑去拓,否则纸面着色就不会匀称,上色必先求其匀,后求其精,精必须匀,匀才能精。
传拓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过程和有一套特有的技术和方法,故名传拓技法。在传拓中用单一颜色来传拓的,称为单色拓,单色拓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在色彩上自主选择;用两种颜色传拓拓片的方法称为双色拓,它是单色拓方法的延伸和发展。彩色拓是指利用多种颜色搭配去传拓的方法。我们今天看到的彩色汉画像石拓片就是它采用朱红、黑、粉红、紫红、白色、粉绿等七种之多的色彩,使传统的黑白汉画像石拓片以色彩缤纷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和贡献,使古老的汉画像石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传拓技法是中国人的发明。人们在反复实践中运用和掌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才能真正提高,拓出精美的汉画像石拓片作品。“古为今用”对待传统的技法,我们研究的目的还是更好的应用,吸收其精华,不断地“扬弃”,使传拓这门艺术得以提升。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拓技术——彩色立体汉画像石拓,这种彩色立体拓片真实感强,通过时效定型等专利技术和工艺,较好地展现汉画像石图案(造型、文字等)固有的阴阳层次和浮雕效果,努力忠实于原作,古朴典雅,形象逼真,色彩凝重,立体感强,并便于携带、收藏和国内外交流。
经过传拓使汉画真正的从石头上走下来,走近普通大众,使人们穿越两千年的时空隧道,解读古人遗存的文明密码,品味馥醇的大汉文化,以现代审美理念走近历史,在汉代文化的陶冶中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感受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探讨对生命哲理的再思考……
王建平,师从国内传拓名家,现为中国汉画协会会员,是传承彩拓、墨拓技艺的传人。创作的彩色软立体汉画像石拓片《伏羲女娲》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展,并研制成功了“软立体汉画像石彩色拓片制作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010003111.X),填补了装裱技术史上立体装裱的技术空白,为汉画研究提供了更加真实、完整、清晰的详实资料。于2012年受邀参加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中国传拓技艺展。
(汉拓名家 王建平)
王建平,南阳市人,师从国内传拓名家,并在故宫博物院、省博物院学习并赴国外交流传拓、装裱技术,长期从事汉画研究收藏,现为中国汉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交流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装裱协会会员,是传承彩拓、墨拓技艺的传人。
其创作的彩色软立体汉画像石拓片《建鼓舞》、《伏羲女娲》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展,创作的《车骑出行》、《拜谒图》、《舞乐百戏》、《西王母东王公》、《嫦娥奔月》等部分精品汉画像石拓片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以及国内外名家所收藏,并研制成功了“软立体汉画像石彩色拓片制作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010003111.X),填补了装裱技术史上立体装裱的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