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古城
陌生人
剑川一名的由来,至今尚无定论,笔者所推崇者乃诸说中的“以河得名”一说。按《云南图经志》等史籍所称:“剑川,境内有天然湖泊,湖尾河古称剑川,县以河名。”(“剑” 则因河尾水势急如剑,因名。)剑川尚有“义督”之称。“义督”一词为纳西语,其含意为“南边的大门”。
据史料记载,剑川于唐代、宋代、明代建过三座古城池。
公元713-792年间,剑川第一座城池建在今甸南上下登(古称上下墩)一带,史称“罗鲁城”。“罗鲁城”其含意当为“蛮夷城”。
后晋天福元年(937)大理国剑川节度辖下,于境内建立“义督睑”,此为剑川最早的行政区划,并于今金华镇向湖村(水寨)建立“望德城”。
元至正末年(约1341-1370)剑川首次设州,州治定于柳龙冲(今金华古城内西北部),此间,土官杨隆曾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将州治移至罗鲁城旧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州判赵彦良复移州治于柳龙冲,剑川治所才正式确定在现金华古城的位置。从一些家谱碑碣中看出,当时的柳龙冲大约分三个居民片区,一是柳龙冲,其位置大致沿永丰河以南的西门街北部至文照街一带,以段姓、赵姓、王姓为主。二是三家巷,即西门七曲巷以西的何姓、萧姓、张姓。三即旧寨,主要是张姓、杨姓。
明天顺间(1454-1459)州治筑土城,弘治十四年(1501)地震塌毁。
正德至嘉靖年间(约1506-1565),全国范围的战争侵扰、民族迁徙流亡的局面暂时得到平息,商品货币经济也得到很大发展。财政收入有极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相对稳定提高。巩固国防,兴建城市,成为当时地方建设的主流。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鹤庆知府周集建议,扩大州治范围,修筑剑川古城。按照明代中原街巷闾里格局结合滇藏古道重要路口特殊地位,剑川古城进行了严格的建筑规划。此后,经关志极、林明辅几届知州努力,剑川城时建时停,直至明崇祯十六年(1643)圆满竣工,古城建筑时间前后经历100余年。古城东临剑湖,西靠金华山,城池修筑坚固,地势十分险要,为当时迤西地方易守难攻的主要城池之一。据康熙《剑川州志》载,古城:“周三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二尺,砖垛石墙。垛口一千三百二十七,濠宽八尺,深五尺,城内驰道宽一丈,城外驰道宽一丈二尺。”四城门上设有樵楼,其名:“嘉庆门”,位于东门街东端,康熙五十五年(1717) “因直冲州治”,城门北移至陈家冲东巷口稍北。“拱日门”,位于今南门街南端。“金龙门”,位于今西门街西端,经此往西门外文庙。“拱极门”,位于今北门街北。南门、北门,茶马古道必经之路。
康熙二十九年(1691)东、南、北樵楼改为鼓厅。康熙五十一年(1713)西门城楼增设鼓厅。此后累经地震,多次修复。民国13年(1924)知县李慎修对古城进行全面修复,加高加固。
配合古城的建设,城内建成州衙署(民国2年改为县衙),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州衙设在今永丰街、文照街一带,明代后期改设至今四·二路一带,州衙内设大堂、正堂、二堂、上房、左右厢房、主楼、六房、戎石坊、仪门、大门、迎宾馆、吏目署、牢房等。州署后花园俗称“水阁潭”,四周广栽花木,水潭广约十亩,设有水上楼亭水榭,建筑物造型别致,布局有序,上有各种雕刻花卉、走兽飞禽,形态动人,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1951年以后县衙署(原州衙)拆除,改为道路,后花园被填平,水阁潭夷为坪场,改称“民主广场”,后逐渐改建为影剧院、工人俱乐部、贸易公司等。1952年,根据各级政府的要求,剑川古城城墙、门楼被毁坏拆除。古城墙的拆除,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一种误解,形成视觉和感觉上的一片误区,即剑川古城墙已拆毁,古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复存在,导致了古城内的古建筑不断地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