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4)
依然
七、传统工艺
下司镇的苗族刺绣技艺流行在铜鼓村、白午村、摆仰村、新华村、同兴村、和平村等苗寨内,掌握的人较多,为苗族女装工艺中的精品。苗族刺绣是在长期的演进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刺绣技巧。其在技法上有多类,即平绣、绉绣、破丝绣和数纱绣等。其中,平绣针法为单针单线,线条流畅,针脚排列均匀,丝路平整,布局合理,清新明丽;绉绣为先将与绉绣中相同的辫带,按照剪纸图案,由里向外将辫带呈左右或向前后摆平环绕,用针将其固定,辫带走向明朗,有一定规律性;破丝绣为将彩色丝线以手破分成多股埸细的丝线,可绣出具有渐变过渡色和各种复合色的效果;数纱绣为根据自制土布的经纬线,采用平绣的针法绣出呈几何形纹样的各种图案。而在这些技法中,又分有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等。其使用不同的技法和针法,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构图风格,而一件绣品往往需要多种技法来完成。经多件绣片采用贴花、粘花和补花等手工工艺与服饰布料结合后,便成为多种几种刺绣技法的集合体。此外,刺绣还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多维性。2010年,苗族刺绣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司苗锦是苗族妇女们利用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通过织布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织造而成的锦布或锦带,《黔书》称这种织法为“通经回纬”。
苗族织锦的织造,分有“素锦”和“彩锦”两大类。其中,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采用通经通纬法,蓝底起白色图案。下司苗族织锦属“素锦”,工艺十分复杂,操作者面对数千根细丝线,必须采用数纱挑经、露纬起花或断纬起花的功夫。其特点为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克经,只显影纬而不露经,图案以几何纹为主。织出后,色彩淡雅,纹样清晰,古色古香,为苗锦中极品。其中,在多种素锦中,最精美的首推背带上所用的细丝锦。其用丝极细,每平方厘米可达到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手感轻柔润滑,纹样光鲜,精妙绝伦。其纹样十分丰富,计有动物纹、植物纹、天象挑纹、器物纹合几何纹等类,不一而足。
其中,在动植物纹上,多取像大自然,经过抽象简化变形处理,显得夸张、生动、传神;或者,仅取其特点鲜明的部位,如头、角、足、爪、眼睛、毛旋等,别具匠心;在菱形纹上,构图严谨规整、饱满对称,再加上巧手细作,工艺精湛,更凸显出图案鲜洁明快、统一和谐、美观大方。素锦成品主要有三种,一是锦带,又叫花带,分有宽、窄两种;二是束腰锦带,其材质以棉线丝线为原料,图案以长条方块为主,色彩以红、蓝、紫、黄搭配;三是素色蚕丝锦布。将它们应用于服饰上的各个构件和饰片后,则会营造出一个林林总总、千姿百态、蔚为美观的服装世界。2008年6月,苗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民风民俗
下司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之地,历史上各种文化荟萃交融、多姿多彩,两岸风情迥然有异,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因而形成一个在民族风情上彼此通融、异彩纷呈的古镇。至今,各种风土人情依然神奇万分,令人陶醉。
在下司,鸡头和鸡肝被苗族人视为尊老敬老重要物品,所以,生活上有“敬鸡头”和“敬鸡肝”的风俗,即主人家在杀鸡时,鸡头必须用来敬奉给老人或年长者,年轻人不能吃,否则被视为不懂事、不礼貌,并遭到指责。鸡肝亦为如此。席间有多位老人时,还得将鸡肝分成若干小块平分,以示对每一位长者都尊重。而在招待客人时,好客的主人往往将鸡头夹给尊贵的客人。这时,客人往往有礼貌地将鸡头转敬给席间的老人或年纪最长者,以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
游方是下司苗族未婚男女青年一种公开的社交活动,又称“摇马郎”。通过这一方式,交结异性,选择伴侣。在每个寨子里,都有专供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公共场所,或为山坡,或为草坪,叫“游方坡”,又叫“游方场”“游方坪”“马郎场”或“马郎坡”,一般位于村寨后面或侧面的山地上。求爱者为来自外寨子的男青年。夜间,当男青年们来到“游方场”后,先是通过“吹木叶”“吸口哨”和“吹夜箫”等方式发出信号。当寨子里的女孩子们听到后,便三三两两聚集而来。双方相会后,先是相互认识,继而是对歌、摆谈等。整个活动人数较多,通宵达旦,情歌呼应,此起彼伏,气氛活跃。
下司的苗族、汉族、畲族和仫佬族都有“对山歌”的口头文化风俗。其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押韵比兴、委婉动听,或倾诉男女爱情,或激发劳动热情,或表达伤心悲情,或抒发幸福喜情,内容涵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山歌的调子一般固定不变,歌词却可变化,汉族多为七言体,苗族多为五言体,但多为四句一段,结构短小。一般是见景生情,随感而发,即兴演唱,朴实自然,曲调扣人心弦。其中,苗族山歌分有劳动歌、情歌、风俗歌、故事歌、识字歌、谜语歌等。
过去,下司汉族、仫佬族和畲族都以本民族的语言对歌。其中,仫佬族民歌按性质可以分三种:一种叫“随口答”,为对唱式即兴编唱情歌;一种叫“口风”,为讽刺歌;另一种叫“古条”,为传统叙事长歌。其结构有每首四句、五句、六句乃至几十句的,句式有三字句、六字句、十一字句、六字头七字尾等的,但必须押韵。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由于受到文化融合影响,许多风格逐渐改变,基本上用汉语对唱。
汉族山歌常见的类型还有很多,如酒歌、地名歌、猜歌、劝世歌、趣事歌和叙旧歌等。都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涵盖到生产、生活、社会、历史、地理、人文等领域,极富原生态文化的朴实美感和生命力,充分体现了下司人的聪明才智和客家文化的独有魅力。
下司苗族还流行提亲风俗,即男方家托媒人谈亲事,即当确定媒人后,男方父母便带上礼物上门相请。媒人接受重托后,便择个吉日提礼前往女方家“讨口风”。到女方家后,先是主动找相关话题与女方父母摆谈,拉近关系,继而渐入儿女终身大事方面的话题。当话已谈得投机时,媒人趁机正式提亲。如见有一线希望,便说上一番赞许的话。如见希望越来越大,则将男方家的意图全部呈上。如见事情越来越明朗,则感谢地说“我过几天再来听好消息”等语。如女方父母不同意,则将礼品退回;如媒人空手离开时,则说明大有希望。之后,媒人多次穿梭于双方之间,传递信息。当确认女方家已同意后,便择吉日,带上小伙子一同前往女方家,增进感情。而女方父母也会适时派出女儿及其叔娘、姑妈和姐妹们等,前往了解男方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为人处世和邻里关系等。如认可,当天便夜宿;如不认可,则找借口离开。次日辞行时,男方家会给女子及随行人员相应的赠物,俗称“打发”。其中,赠予女子的多为手饰、钱币或布物,赠钱一般在一百二十元到八千八百元不等,也以钱物并赠的。如客人们收下,则表示此亲事已确定下来。接下来,由媒人约定下聘礼时间,男方则开始着手准备聘礼之事。
拦门酒是下司苗族山寨里一种非常古老、广为盛行而且独具特色的习俗,也是一项非常隆重的礼节,即每当寨子里有谁家娶亲嫁女等喜事时,亲戚朋友们都要上门送礼贺喜。于是,特别好客的主人家便请来寨子里穿金戴银的女孩子和对歌如流的歌手们,在自家门前的通道上摆出几道(最多可达12道)拦路的大方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满几大碗米酒和几碟肉片,且两侧均有人手持牛角酒(用牛角制成的酒具盛满米酒)层层把关,以此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们必须在每道“关卡”上喝完吃完主人们敬献的米酒和肉片,才算“通关”。
偷月亮粑是下司汉族的一个风俗,即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蒸煮月亮粑。到皓月当空的子时,家家户户都将月亮粑、瓜子和糖果等食品,摆放于大门前的桌子上,祭祀月亮婆婆(又称“敬月神”)。凡是同街的小孩子们,只要看见桌子上的月亮粑,都可以一路“偷”走。而谁家的月亮粑被“偷”走了,则预兆来年子孙发达,生活如意。
送冬瓜是下司汉族的一个生育文化民俗,即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居住在清江村街上的一些中青年人,便相约到地里摘取一个又大又长的冬瓜(也称“毛冬瓜”),并将其打扮成一个“胖娃娃”的模样。然后,大家带上一伙儿童,将打扮的“胖娃娃”扛起来,前往同街上结婚已久但却尚未生育的人家里走去。进家后,夫妻主人将“胖娃娃”背(或抱)到床上,并在床中淋洒一些水(意为娃娃尿床)。见此,大家纷纷说些祝愿来年生个胖娃娃之类的吉语。事毕,主家当场请大家吃一顿夜宵。
在下司汉族的婚嫁传统程序中,有一个“讨八字”的风俗,即当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媒两至三次后,如女方家有意,就要择日由媒人带着较多的礼物和“庚书”,到女方家讨生辰八字。女方家长将女儿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贴子上(俗称“庚贴”),转由媒人捎回,交给男方家长。收到庚贴后,男方家便将两个男女青年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求签问卜合八字,看双方“命中”的八字是否配对,有无冲碍等,以择定娶亲的吉日。
每到农历七月十三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时,下司街上的人们都有在清水江中放河灯的宗教习俗。晚上九时左右,饭后的人们纷纷来到河边,竞相在河中燃放河灯,借以对逝去的亲人们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希望随着长流之水,祛病消灾,幸福安康。其中,在第一盏河灯里,放有大洋(银元)一块。当其漂流到河中时,岸上众多的年轻人纷纷下水游泳,去争抢这块河灯里的大洋,谁先抢到就归谁所得。
每年元宵节,下司古镇都有“玩龙灯”的习俗,意在驱邪避害,保佑平安,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活动从正月初三着手准备,即人们用竹条、纸张和布料等,编扎出一条长“龙”。到初九时,人们先是抬着“龙”到清水江边“请水”,然后又抬着“龙”拜完古镇内的四大庙宇。到十五晚,就正式由一些青年人举着龙灯在大街上一路蜿蜒翻滚,沿街巡回,叫“玩龙灯”(又叫“耍龙”)。途中,凡是“接龙”的人家,都放炮竹、钢花等。龙灯一直玩到十六日黎明时分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