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万圣节
弘新
11月1日法定为万圣节,是波兰人扫墓和全家团聚的日子,每年10月的最后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采购过节用品。主要是购买称为墓地之花的黄色和白色菊花切花以及一般祭扫时用于馈赠的盆花,还要置备碗形长明灯。此外,便是选购家庭团聚用的大量食品。平日不在一起的家庭成员,这时也都动身回老家。铁路每逢此时便加开列车,公共电汽车也新增线路。各公共墓地附近的道路两旁,临时设置的摊点一个挨一个,出售鲜花、长明灯及蜡烛。有时商业人员售货不足中小学生也撑起帐篷出售祭品。
11月1日清晨,人们陆陆续续赶往墓地。全家人来到亲人的墓前,先是整理周围的环境,清扫落叶,刮去碑上的苔藓,然后献花。有的还往墓上撒白色菊花瓣,点燃长明灯、蜡烛,祈祷、默哀。有些人还多拿上些祭品,到那些无人祭扫的墓前凭吊。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可以看见背着钱箱的募捐者慢慢走动。不时有人将钱默默塞进捐款箱。捐款完全是自愿,募捐所得全部用于修缮公墓。这一天,许多人都自发地到广场和街头的先烈纪念设施前献花悼念。直至夜深,扫墓活动方渐渐结束。这个国际性的节日源远流长。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从古老凯尔特人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凯尔特人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居住在欧洲莱茵河、塞纳河、卢瓦河流域和多瑙河上游的部落群。
古代凯尔特人认为,每年10月31日,已故亲人的灵魂走出坟墓回到生前的家。所以这天夜晚,各家都制作许多美味佳肴,以便亡灵回家后全家吃团圆饭。同时,在旷野山丘上,点燃一堆堆篝火,招引善鬼,驱赶恶魔。人们身披兽皮,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模样,围着篝火且歌且舞,直到深夜。凯尔特人逐步被罗马帝国征服后,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渐渐融合。基督教传遍欧洲后,这个节日风俗又同基督教融合,流传到世界各地。
另一种说法是来自对教友的追思。11世纪初,法国科隆尼地方有个修道院,院长奥狄罗相信死去的教友中,有些灵魂没有升入天堂,需要靠生者的祈祷才能超凡入圣。于是每到11月2日,他便命令修道院里的修道士追思已故教友。这个祈祷追思惯例后由修道院向外发展,终于变成天主教的普遍祭日。届时生者要去死者墓前祭扫。入夜,家中备好糕饼,供死者的灵魂回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