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老都城盛京驻防(4)
夜琴灵
再次,锡伯族刚勇诚朴,强悍善战,屡建奇功的效力品格,逐渐为清政府所重视和启用。雍正元年开始在锡伯兵中挑选护军(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颁谕旨:“按旧制,凡卦尔佳、锡伯等咸不委任,后将锡伯等移驻盛京以来,于一切差使,均极奋勉,不可仍溺于旧制,着施恩一体委用”。之后,锡伯人内“已有官至副督统、总管、一等侍卫者”。虽然如此,被提升为二品的锡伯官员,其户册一定要转入在京满、蒙八旗籍。另外,即使是与满、蒙官员同品级的锡伯官员,在待遇上又有较大的差别。
第四、北返黑龙江屯垦。返黑龙江屯垦。锡伯族南迁盛京及京师之后,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经营,人口迅速增长,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了余丁繁多而财政拮据的局面,有的兵丁没有收入,“窘迫不能养共妻子”,于是清政府采取了移民屯田的措施。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政府把京师、盛京、复州、金州、岫岩、凤城等地闲散兵丁及其家属,分批迁返黑龙江双城和阿拉楚喀等地,移旗屯垦,开荒种地。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双城堡八旗户口男女统计:“西伯(锡伯)四百九十三户,男女三千八百九十六口,是列入蒙古栏内,理合声明。”
第一次大迁徙是:一六九九年——一七零一年(康熙三十八至四十年)期间,让七千八百二十三名官兵从嫩江和松花江南迁到盛京所属的二十几个城市。
据《八旗通志》和《文献通考》的统计,当时,锡伯士兵在盛京各地的人数是:盛京(沈阳)城内驻有二百名,开原二百八十五名,抚顺二十名,铁岭二十名,辽阳二百四十七名,牛庄十名,熊岳一百零一名,复州(复县)一百七十八名,凤凰城二百零五名,小黑山二十名,金州一百五十九名,岫岩八十二名,闾阳驿(在沟帮子西)二十名,白旗堡二十名,小凌河二十名,兴城二十名,中前所二十名,中后所二十名。总计一千六百零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