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化(3)
丽丽桑
中国古代建筑三大发展阶段
中国建筑以中国文化为中心,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保持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发展段落,如商周(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到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8年)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盛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至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安定和文化交流等社会背景;同时,在每个高潮的孕育和来临,也都附和着当时朝代所特有的时尚和文化。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统一后享国短促,但建筑工程规模为前所未有。曾用数十万人,修筑驰道、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秦始皇扩建咸阳宫殿,集中仿建六国宫室,使战国时各国建筑艺术和技术得以交流,为形成统一的中国建筑风格开创先声。
从盛唐(公元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今天所见到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这两个朝代的。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也有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但根据所在的朝代不同,每个朝代的审美时尚也有区别,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呈现明显的特征。
中国古代的书院建筑
中国的书院源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盛于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为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其建筑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二是有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组成;三是名人学者碑刻较多。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中国中南部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南,因唐代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驯鹿自娱,故命名,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初年扩建为白鹿洞书院。宋太宗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颁发给该书院,从而名扬海内,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书院毁于兵火。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4年),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重建院宇,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书院原有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报功词、明伦堂、御书阁等建筑三百六十间,几经战乱,破坏惨重,今仅存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公元1851年)所修的礼圣殿、御书阁、彝华堂等,且多破旧。有历代遗存二三百方碑刻和其他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在中国南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现湖南大学校园内,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7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书院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前院为讲学处所,筑有山门、讲堂、湘水校经堂等。讲堂为五间单层歇山琉璃脊建筑,内嵌朱熹手迹“忠孝”、“廉节”。后院为藏书建筑,建有御书楼。左侧有四箴亭、濂溪祠、六君子堂、崇道祠、船山祠等供礼建筑,均为三间硬山式。书院左侧为文庙,现存大成门、大成殿等,均为抗战后重建,但布局基本保留清代规制。
嵩阳书院
在中国中部河南省登封县城北太室山麓,原名嵩阳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77年)左右。北宋程灏、程颐曾在此讲学,南宋时废,今存建筑为清代所留。院内现存有汉武帝时被封的三株古柏中的二株,还有嵩山最大的石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碑文为唐李林甫撰写。
石鼓书院
原址在湖南衡阳北石鼓山,北宋年间(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真宗赐名石鼓书院。明清时仍存在,抗战期间原建筑被毁,解放后新建亭阁,辟为公园。
睢阳书院
原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城,为北宋景佑(公元1034年)四大书院之一,今废无存。因商丘旧名睢阳,故以此为名。宋真宗时赐额“应天府书院”,取得官学地位。至仁宗庆历三年改为南宋国子监,其地位更高于一般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