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化(4)
丽丽桑
中国古代的祠堂建筑
祠堂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分为先贤祠、宗祠、神祠。先贤祠和神祠是为了祭奠古代先贤和传说中的神仙而设立的。宗庙是中国皇帝专有的祭祀场所,而宗祠建筑最普遍,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
例如文天祥祠,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又称文丞相祠,占地600平方米。文天祥(公元1236年—公元1282年),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败后,被掳至大都,囚禁在这里一个土室内,在此写成《正气歌》,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欧阳氏也被元兵掳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国,自刎而死。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将街名改称教忠坊。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重建词堂,正式列入祀典。祠由大门、过厅、堂屋3部分组成,堂屋东墙嵌有明万历年间从良乡移来的唐代李邕所书李云麾将军断础碑,其中西壁有玻璃罩的石刻“教忠坊”匾碑,是从原建在胡同东口明代牌楼“教忠坊”上拆下来的。祠院内有两棵古树,一棵是槐,一棵是枣,相传都是文天祥亲手所植,其枝干都朝南倾斜。文天祥祠1984年开始对外开放,展出有关文天祥生平事迹的文物、图片及资料。
中国建筑小品——阙、牌坊、华表和影壁
阙
阙是在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宫殿、第宅、祠庙和陵墓之前。阙大体是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例如,春秋时(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宫殿的正门建阙;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则宫殿、陵墓均建阙,东汉时许多贵族和官僚的第宅、祠、墓也建阙,以志官爵和功绩。阙身上部有人物、走兽、车马、四灵等浮雕。
牌坊
牌坊又称牌楼,其来源与古代常用坊门表彰人或事有关。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道的重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华表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代称桓表。元代以前(公元1271年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明永乐年间(公元1402年左右)所建北京天安门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北京文津街北京图书馆的华表是从圆明园移来的,也是华表佳作。
影壁
影壁是建在院落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作屏障用的墙壁,又称照壁、照墙。影壁能在大门内或大门外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
唐代史料提到影壁,出土的唐代住宅明器群中也有影壁。宋代绘画中,画有在大门内外建影壁的图像。明清宫殿、寺庙、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龙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龙壁也很有名。
北京大型住宅门内用一字形影壁,与左右的墙和屏门组成一方形小院,成为从街巷进入住宅的两个过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门外,一些巨宅甚至在大门两侧相向建过街门洞,与影壁结合,形成类似通过型小广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