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远古的村落 白石龙
充满电的眼睛
摊开深圳地图,中轴线上,可以看到两条“铁龙”——一条是贯通香港落马洲、福田和龙华新区的地铁4号线,另一条则是即将开通的广深港高铁,这两条“龙”在梅林坳,与另一条“龙”汇聚在一起,这里就是白石龙,曾经被称为“小延安”的红色老村。
72年前,这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包括茅盾、邹韬奋、戈宝权、柳亚子、乔冠华等滞留在已经被侵华日军所占领的香港共8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被东江纵队安全转移至内地,而白石龙正是他们从香港脱险后的第一站。
如今,屹立在白石龙村口的“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依然在诉说着那段激荡的红色历史,环绕着纪念馆的,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白石龙人盖起的高楼。随着“三龙汇聚”,白石龙人迎来了新的契机,期待这条龙能够趁势更上层楼。
白石龙的名称缘何而来?
据史料记载,古时在距离白石龙不远的山腰上,有一块白色的大石,其透明如雪,光亮如镜。在炎炎夏日,烈日当空之时,当辛苦劳作,汗流浃背的村民走到离大石20米远处时,难耐的酷热感立即消失,伴随而来的是一阵阵清新的凉爽,而到了晚上,月明风清之时,此石还会光芒四射,照得四周如同白昼,故此地被称为“白石龙”。
据了解,此块“白石”在宋朝就是旅游胜地,相传当时的广东第一才子宋湘曾经多次来到此地游览观赏,赋诗作词。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来到白石龙,见到这块白石,知道是一块价值连城的水晶石,便趁月黑之夜,叫来工匠将白石分割成块,偷运回国。
不过也有村里的老人说,白石龙原名金埔岭,村边的山上有石英石矿,山脊上一条白色的石英石矿脉,宛如一条从天上飞下来的白色巨龙卧于此,由此改为白石龙。又传村民在开采石英石过程中发现一洞中有巨大天然龙形石柱,村民以此为祥瑞,均乐于以白石龙为名。
南宋末帝曾种下“皇帝田”
南宋末年白石龙就存在了——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在白石龙屯田驻兵的故事至今已经流传了700多年,改革开放初期白石龙附近还有一个名叫“皇帝田”的地方。
据传说,1227年,元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当朝重臣张世杰、陆秀夫扶幼主赵罡、赵昺南下入粤逃至潮州,后因元兵追捕又从潮州败走梅州一带,其间文天祥与元兵恶战被俘,赵罡暴病而亡。1278年4月,年仅7岁的赵昺被拥立为帝,也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随后由于元兵的一路追赶,赵昺一直逃到白石龙,见此地风景秀丽,怪石奇峰,山间却地平水足,问明此地为“白石龙”后,便安营扎寨,暂且安身。随后,赵昺下令在此处开荒种地,因白石龙土地肥沃,当年就大获丰收,相传一粒谷子结有两粒米,故有“皇帝田割孖米”之美传。
此外,在小小的白石龙,居住着蔡、刘、胡、简、李、杨、冯、吴等十二姓人,传说这些都是当年皇帝屯田时招纳耕夫农民繁衍下来的后人。村里老人说,现在能够称得上是白石龙土生土长本地人的真的不多,大多数人都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有的是在抗日期间逃难来到此处,有的则是百余年前从现在的深圳市区迁来此处开荒种地而留下的。人数最多的蔡氏先祖来自福建,明末清初由东莞迁至此,与市区的蔡屋围蔡氏为同一祖先。与龙华大部分原住民不同,白石龙村人以广府人为主,通用白话。
自古以来,白石龙村人就靠山吃山,主要是农耕为主,砍柴出售为辅,除了传统稻米以外,还有漫山遍野的果树,有深圳最著名的特产荔枝,而最让白石龙人骄傲的是当地出产的“沙梨”。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白石龙的沙梨可以说是全深圳最好的,不少沙梨都直接出口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