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远古的村落 白石龙(2)
充满电的眼睛
这里曾被称为“小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白石龙有“小延安”之誉,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当时的游击队指挥部、宝安县委均设在白石龙。当年的白石龙村虽然靠近日伪据点,但是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处于羊台山山脉与宝安县城、香港的交界之处,来去自如。本地乡民只有20户人家,也积极投身抗战,男女老少踊跃参加自卫队、农会、妇女会和担架队。
1940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王作尧率领第五大队创建羊台山抗日根据地,总指挥部就设于白石龙村,并在村后的密林里建立了医院、军械修理所、粮站、电台、报社等机构。全村不分男女老幼全力支援抗日,羊台山地区成为东江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白石龙的地位日益重要。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聚集在香港的大批中华文化精英生命危在旦夕。我党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营救他们,特别成立了中共白石龙区委,指挥营救接待工作。在文化名人大营救过程中,数百位文化名人从香港脱险后,隐蔽在山高林密的白石龙村,等待向内地转移。村民们为大家站岗放哨,搭建草寮,救治伤员、洗衣做饭。一些文化名人在此停留数月,以草寮为家,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时势、谈政治,过着艰苦却自由的生活,并把白石龙称作“小延安”。
1942年在白石龙召开的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军政干部会议,是东江抗日游击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明确了东江敌后游击战争的任务与发展方向,对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惊心动魄的大营救
在白石龙社区民塘路入口处,一座独门独院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显得与四周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但是白石龙人却特别珍惜,因为这里承载着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步入纪念馆,绿树红花簇拥中,一块巨大的黄蜡石立于其中,上面印着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题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几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街头公园式的景观,为白石龙社区居民增添了一处休闲的好去处。纪念馆周边的围墙被修葺一新,加盖了青色的文化瓦,乳白色的墙面上,惟妙惟肖地绘制了一幅幅再现大营救历史的壁画,显露出浓厚的文化气韵。墙角下、围墙边、门口处,种植着数量不少的花卉绿树,景致优美。此处还复原了原建于羊台山上的游击队医疗所、招待所旧址。
一切都要从1941年说起,那年的12月25日,香港沦陷,数百名因躲避国民党搜捕的文化名人又一次身陷险境——日军准备对这一批积极抗日的中国文化名人展开大规模的搜捕,其中邹韬奋等旗帜性文坛翘楚更是属于日军密令“就地逮捕和惩办”的对象。为此,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致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廖承志,要求想尽一切办法抢救这一批文化界的精英。在廖承志、张文彬及广东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下,在香港市区湾仔洛克道一层楼上设立了抢救偷渡指挥部,由刘少文负责。其中东纵负责的香港-九龙-白石龙营救路线是抢救文化名人最多的一条线路。被营救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邹韬奋、茅盾、胡绳、戈宝权、胡风、廖沫沙和丁聪外,还有张友渔、沈志远、宋之的、金仲华、刘清扬、胡仲持、周钢鸣、张铁生、黎澍、蓝马、于伶、凤子等文化艺术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