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爷的来历
演妓派
城隍爷,又称城隍神,是地方的守护神。
城隍一词现在的解释是地方的守护神,也是最公正的司法神明。历代帝王每遇水旱灾、疫疾事件,必设案祝祷于城隍庙,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城隍”一般认为是由上古皇帝所祭祀的“水庸神”演化而来,据说“水”就是隍,“庸”就是城,祭水庸即是祭城隍,是为祭城隍之始。历经几千年的演变,逐渐成为各个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泰卦>“城复于隍,勿用师”的句子,城即是城壁、城墙的意思,隍则是城堑,指城外护城的壕沟—护城河,两字合并起来便成为防守城池的建筑体。而人们因为崇尚无战争的和平而开始崇尚保护和平的城隍。最早祭祀方式只筑土坛,并无建筑或塑土像,唯其祭祀者也只限于天子。上古时期天子为感谢城隍巩固城池,而于每年春秋二季亲临祭拜城隍。清朝孙承泽撰<春明梦余录>乙书上有:“芜湖城隍庙,建于吴赤乌二年(西元二三九年)间”,是有关城隍的最早记载,这吴赤乌指的就是三国的吴大帝。
唐朝时期城隍具人格化,如人死后去当了城隍的说法便从此时开始,当时社会建庙非常普遍,民间信仰亦相当普及,主要是祈雨、求情、禳灾,并无地方色彩。
元朝文宗天历年间,朝廷更体恤城隍一人主事,难免孤独寂寞,乃配享夫人,城隍由此得享人间温情。
明初,太祖朱元璋笃信城隍,认为城隍既为阴界地方官,其官等、辖境应与阳世行政官署相仿,乃以皇帝身分大加敕封天下城隍,分成五个等级,1、京都城隍为“明灵王”(或天下都城隍);2、省城隍称“都城隍”;3、府城隍为“威灵公”;4、州城隍为“灵佑侯”(或绥靖侯);5、县城隍为“显佑伯”。县以下不设城隍,由土地公来管理。
因为明太祖曾封各县城隍为“显佑伯”,叙正四品。明清以来,城隍的地位大为提高,奉祀城隍成为国家官式祭典之一。
城隍为兼管阴阳的神。在阳间司惩凶罚恶导正社会风气之职。在阴间则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审判、移送之职。有点类似人间之警察、检查官及法官的综合体。遇有善事则通报天庭;遇有恶事则通报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