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服饰文化(5)
执初
过去客家妇女常用的一些身饰
背带俗称"贝带"、"披带",是背负小孩的专用品。有"凤尾背带"和"后背背带"之分。前者为揽带,是用较宽的红布或花布结个圆圈,将孩子兜在里面,斜挂于胸前,身后结个凤尾结。后者是用一丈多长的较宽的红布或花布,将孩子背在背后,结打在前面。
围裙又叫裙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妇女料理家务时用以遮蔽胸腹的"裙哩"俗称"围兜"、"围身裙"。这种"裙哩"按各人胸围尺寸,用黑色或蓝布做成,再用鲜艳的花布镶边或绣边。有的围裙在胸前还缝花刺绣,周围饰以花边。围裙上端呈三角形或梯形,下边为长方形,整个围裙呈古钟形,上罩胸,下掩腹,宽至身侧。由上端钉一纽拌,扣在上衣颈纽上,或上端两角缝上布带,用于套挂在颈脖上。围裙左右两侧各缝一条一指宽的花布带(带端有纱缕),穿时在背后打一个大蝴蝶结,把上身围紧,故名"围身裙"。"围身裙"的作用有多种,不论寒热,女性胸前挂上一块围身裙,可遮盖上衣,以免劳动时弄脏,亦可起装饰作用。尤其青年妇女,不但将围裙加绣花边,更配上各种颜色的毛线花带作为系带,既可作为一种装饰,又可作"头帕"包扎在头上,就似一顶特别的帽子。还可作手巾包东西。旧时每个妇女都有一二条围裙。梅县西阳、白宫一带妇女的围裙,一般用蓝布、镶白边,做工精致,穿着起来特别漂亮。
"百褶裙"依颜色分有黑裙、红裙。红裙多为官家或富家女子穿着,或大行嫁时作为嫁妆。客家妇女百褶裙的来历,可能与汉代的"犊鼻裤"有关。黄钊在《石窟一徽?礼俗》中说"俗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汉时犊鼻裤旧制,改犊鼻为马面,犹改虎子为马子也。"犊鼻之制,据传春秋时已有。《吴越春秋?勾践人臣外传》中有"越五服犊鼻,著樵头。"
背褡,即元袖的上衣,外地人多叫背心。《石窟一徽礼俗》卷四云:"俗妇人称半臂为秋娘褡。(按:《身章撮要》妇人背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今亦习俗相承,俗称秋娘,亦贱者之称。"
腰带,俗称"水布",流行于五华、丰顺、饶平、揭西、陆河等地。农村干活的男人,常绕在腹部,沐浴时当浴巾用,干活时供擦汗用,走路时可用于撑开遮炎阳,还可兼作围颈、垫肩、包物等多种用途,相当实用、方便。练武的人束文绉纱带,便于出手跳跃。丰顺县汤坑、丰良等地还俗称为洗身帕,又叫汤帕。一般用很薄的棉格布做成,约长1.6米,宽0.5米,有红、紫、蓝、青各色。五华等地男子用的腰带多以小格花棉布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