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弃老”风俗
主动是病
武当山周边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可容一人大小的窑洞。专家称这些窑洞是古时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称为“寄死窑”,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我国民间丧葬习俗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也为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的“变弃老为敬老”的类型故事找到了一个依据。
“寄死窑”成对出现
丹江口市官山镇西河村旁一座小山的半腰,两眼窑洞形状规整,隐约留有人工痕迹。相距约百米,皆掩藏于灌木草丛之中。其中大一些的高约80公分,宽50公分,深2米左右,窑中潮湿无物,开凿年代不详。
对鄂西北武当山的这些民俗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的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在几个年轻人的前拉后推下爬进了洞里,洞口开凿得方方正正,洞内平平整整。里面刚好可容一人,可以躺下也可以蹲着。另一口寄死窑洞口大小相同,只是明显要长一些,据曾早一些时间到此考察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学生说,当时他们曾经在洞中躺下测量,刚好有一个大个子的身材那么长。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口窑洞一个给男人用,一个给女人用。西河村胡书记介绍说:类似的寄死窑在该村及邻近著名的“民歌村”吕家河村共有二十多处。整个官山镇发现了大约四十多眼古时遗留下来的“寄死窑”。
人过六十便送入窑中
关于这些窑洞的具体年代当地村民也都一时说不上来,他们都称该石洞为“寄死窑”,说是古时候让老人们告别人世的地方。两眼窑洞为“一对”,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些窑洞及其与窑洞有关的故事,也晓得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胡书记说,一些关于寄死窑的传说,这里的人家喻户晓。大人小孩都听过《斗鼠记》的故事,所以都懂得要孝敬老人。在随便走进一户村民的家里,一位已经84岁的老太婆,提起寄死窑,便兴致勃勃地讲起“斗鼠”的故事来,最后说:“可见老人还有一点用!”说到有关风俗,她说:进窑的老人,家里只送三天饭就不管了。等老人死去再将尸体弄出来安葬。所以在“寄死窑”中不像其他墓地可以发现遗骨遗骸。在回答这些窑洞是什么时候挖掘的事时,她说这是很古很古的事了,但自从有了“斗鼠”的故事就不兴这样了。胡书记插话,“听说这是唐朝以前的风俗。”当被问到她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时,她说:“过得很好,儿孙们很讲孝心。”可见故事的流传,对教育村民敬老养老起了积极的作用。
亚洲流传着老人是“宝”的故事
那位84岁的老太婆所说的《斗鼠记》是与这些寄死窑遗址有关的一个故事,传说大意是说在古时,麇国有个规矩,“老人无用”,凡是上了60岁的老人,都要被送到偏远的“寄死窑”里去,家人送饭三天后便不得再管,最终让其冻饿而死,谁也不能违抗这个规矩。
一年,某外国使臣携一硕大如黄牛的“犀鼠”欲同麇国斗鼠,败者向对方称臣纳贡。王公尝试了所有的办法,放出凶猛的老虎亦不敌挑战者,举国上下不安。一位农民不忍心送年迈的父亲去寄死窑里受罪,偷偷将老人养在家里。说及斗鼠事,老人告诉儿子:“鼠惧猫,如将一猫养至十三斤半,放出即可击败犀鼠。”此农民听后立刻报告王公,照此办理,果然无敌获胜。这个农民受嘉奖时说出是自己年过六十的父亲献的计策,国王听后认识到“老人是个宝”,于是下令废除了弃老于寄死窑的规矩。
从80年代初就追踪研究这一传说的刘守华说,这个关于老人以智慧化解国家难题,从而使尊敬孝养老人的习俗得以确立和普及的类型故事,不仅广泛流传于我国很多地区,印度、日本、朝鲜、印尼等亚洲国家也均有同类传说。由印度流传到我国的汉译佛经《杂宝藏经》中有《弃老国缘》的故事,在日本有《弃老山》、《年高智不衰》的传说。这些故事的情节虽是虚构的,故事中的“难题”也并不一样,但是由老人用智慧化解难题,从而使举国上下认识到“老人有用”,并将“弃老于野”的野蛮习俗转变为“敬老养老”风尚的主题却是一致的。而首次在湖北发现的寄死窑遗址,不仅使这个至今仍有道德伦理教化作用的故事获得了“传说核”,也为研究人类社会风尚和丧葬习俗的演进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实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