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我们一起来“咬秋”
欣怡酱
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阳消阴长,万物收敛,人亦收神敛气,情收志养,以与秋气达成和谐。“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是《内黄帝经》传达的养收之道。古人对节气的敏感细腻,还体现在穿戴和饮食上。“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毫州枣”(《东京梦华录》),楸树之叶卵状长圆形,形如耳环,稍加修剪即成饰物,鬓影过处绕秋风。孟元老南渡之后,用他的《东京梦华录》复原着开封这座繁华锦绣的大城。纸上之城矗立着活着的传统,醒着的风俗。周密所言之都则是南渡都城临安,又称武林。词人周密宋亡不仕,他渴望汉族传统代代承传,抱遗民之痛,录故国旧闻,写就《武林旧事》。孟元老、周密皆是忧心忡忡的书写者,他们远离故国,忧心前朝民风习俗时令节日被遗忘,忧心一种仪式般的生活被割裂,忧心人们的内心会变得粗糙麻木,与自然节律乃至风俗文化相脱节。他们书写着,竖排的文字犹如一棵棵新生的小树,在故国的树根上抽枝吐绿,中华文明气象葱茏。
秋天如期而至,咬秋习俗不会随着旧朝的灭亡而消失,“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习俗的文化传承,形成坚实的民间记忆,这种记忆就像一个风向标,立秋来临,其箭头执拗地指向天高云淡,尾翼标注着大地的物产。
清代以来,立秋咬秋发展成一年一度的美食运动。鸡鸭鱼肉,瓜桃梨枣,均可啃咬。“口之于味也,有同嗜也”(《孟子·告子上》),地域和文化也影响着立秋的饮食习俗。
江南地区酷暑难耐,所咬之物多生冷,味多酸甜。受清时津人影响,江浙沪一带立秋啃西瓜。西瓜又名寒瓜,瓤红肉嫩,味甜多汁,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之效。切开,细看,瓜瓤呈沙粒状,亮晶晶水汪汪的,真有“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的气场,视之有清凉意,入口绵如絮,甜如饴,如品纯醪,解渴又解馋。香薷钦要在立秋前一天煎煮。取香薷、白扁豆、厚朴适量,大量加水,武火蒸煮,水沸后转文火熬煎,滚烫的香薷汤露宿一夜即为冷饮,立秋日饮之,可解表健脾,祛暑化湿。
北方人立秋多食温热滋补之品,以贴秋膘。立秋这天,人们以悬秤称体重,并与立夏作对比,看看自己掉了几斤膘,然后饱餐炖肉烤肉红烧肉,以补足体重,可谓食者有道。鸭为肥鸭,净重四五斤,北京烤鸭之前要填鸭,用枣木或梨木为燃料烘烤,“烂煮登盘肥且美,加之炮烙制尤工”(严辰《忆京都·填鸭冠寰中》),烤鸭油汪汪的,呈枣红色,外焦里嫩,片一块鸭皮入口,酥脆满嘴,香美无边,鸭肉蘸一点蒜泥,尤为鲜香,风味殊绝。烤鸭是一门艺术,稍有败笔,其味就大打折扣。炖肉家家能做,将五花肉切成麻将块一般大,投入锅中旺火热炒至发白,加酱油、白糖、姜片、葱段、桂皮、茴香,锅铲稍加翻炒,倒水,转小火慢炖,肉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香气就一咕噜一咕噜地直撞人脸,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晕眩感。立秋吃水饺亦是北地食俗。“礼之用,和为贵”,我们山东是儒家文化腹地,立秋习俗很有地域特色。取一个白瓷碗,盛满金灿灿的小麦,黄澄澄的玉米,圆溜溜的大豆,亮晶晶的小米,供奉在堂屋中央,上插三炷香,以此感激土地和祈盼丰收。此等郑重之事由长者完成,包水饺则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和和睦睦一家亲。揉面团,剁肉馅,擀面皮,捏剂子,烧热水,一个个都是忙碌得不得了的样子,似乎哪个环节掉了链子,地球就会停止它的运转。水饺皮薄馅嫩,味道香鲜,一家人围着一团腾腾热气吃着,那情那景,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咬秋,是用人间美食强化一种身体记忆,叶落知秋,让人们敏锐地感知秋天的味道,使我们的生活与自然节令同步运行。如此,我们的视野才有大气象,这种秋天所独有的气象,就叫天高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