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梅山地域过年习俗(2)
坚持
这一年,眼看又到了该上天奏事述职的日子,十仙姑眼看着凡间不少草根老百姓穷得丁当响,一日三餐得不到温饱,有的连锅盖也揭不开了,就十分同情,决定趁这次述职奏事的机会,回娘家带一些东西回来,好让大家过年。这天晚上,十仙姑两口子连夜上了天庭。玉帝一见他的满女婿,就问:“小伙子,人间哪个屋里最善?哪个屋里最恶啊?”灶王一根肠子通到底,就赶忙直说道:“东边屋里……”十仙姑深知自己丈夫的为人,知道他要照实说,就连忙插话道:“东边屋里因为死了老娘,她儿子杀了一条猪,其它都好”。灶王见他婆娘十仙姑抢去了话头,就知了音,也不再说。玉帝却很不满,就大声喝斥道:“你多么子嘴,回去。回你娘那去,去看你娘去”。可十仙姑是带着目的来的,哪肯轻易就回去呢?小夫妻两公婆出了玉帝的灵霄宝殿的大殿,十仙姑就埋怨起丈夫来,道:“死鬼,这样的事你怎么能乱说呢?东边屋里杀猪是为了孝心啊,差点你就闯了大祸了。你啊,真该用油油住你的嘴”。不想,这话让凡人也听到了。从此,第二年起,凡人就真的用起了一块肉,放到灶里烧一下,引点猪油出来油住了灶王的嘴。由此以后,慢慢地,就成了腊月二十三日,杀了年猪后,在厨房灶屋煮熬猪板油的习俗。后来,十仙姑带着自己的男人(方言,即丈夫、老公的意思)灶王来到了王母娘娘哪里,吃了一天好的。
俗话说,“丈母娘(即岳母)见郎巴公(方言,女婿的意思),越见越欢喜”。王母娘娘却见自己的满女婿在人间那样辛苦,心里也疼,就想要玉皇大帝为满女婿换一个事做,玉帝却坚决不同意,并要女儿十仙姑和灶王两口子马上回凡间去。王母娘娘感到面子挂不住,脸上无光,于是就使出了女人的杀手锏——哭闹,并对玉帝说:“女儿、女婿好不容易一年才回来一次,你却狠心要叫他们两口子走,我就也走,跟他们小夫妻一起过日子去”。经王母娘娘这样一番哭闹,实在没办法,弄得脑壳都痛,玉帝就只好给满女婿灶王派了两个童子帮忙,留了下来。于是,灶王就和十仙姑带着两个童子在王母娘娘哪里,悠哉乐哉,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牛肉炖萝卜,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蒸烤煮糯米出缸过年酒,然后让搬柴童子、运水郎君两个仙童分作两担挑着,四人驾祥云一路欢欢喜喜乐乐呵呵的在年三十夜回到了凡间,让凡人过了个愉悦开心幸福和谐快快乐乐的新年。凡人呢,也为了感恩纪念和气致祥的十仙姑,不忘十仙姑的浓情恩德,常亲切地称呼她作灶王奶奶;为了不让灶王上天庭述职奏事时乱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他临行动身之时就要祭灶,并摆上甜食果糕点,祝他“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然后在年三十夜大放烟花爆竹,迎接二位仙神的回归。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祭灶神习俗逐渐被淡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随着灶具的革新,在隆回梅山地域城镇则基本消除,只在少数山区、少数有老人的家庭腊月祭灶风俗流传,年三十夜也不再在灶边迎接灶神,而只在大门口迎接财神。
腊月二十四日,是为过小年。小年,又称小岁,它是相对于除夕过大年而言的。旧俗作为宗教仪式,之前必净场除秽,故是日,民俗要黎明即起,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被褥,处处收拾干净,彻底地进行搞一次大扫除清洁整理的革命,以除去“尘旧”(陈旧),包括旧年的各种烦恼、不快和劳累等事,而宗教活动在流传若干年后,则都集中到了年三十夜,《太平御览》卷三十三引徐爱的《家仪》说“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即是。在邵阳隆回梅山地域,腊月二十四,家家也必略备几个菜肴小庆,时间不拘早、中、晚餐。
过小年,也是春节正式进入的一个标志,凡已婚另立的儿子和已出嫁的女儿都在小年后到大年前,必去父母和丈人家送礼送物,叫做辞年,实际也就是去妥善安排一下老人的过年生活。在旧时,长工、短工做到腊月二十四即为满工,如果地主家来年不再请原来的某人做工,也即在是日请他坐上头,叫做“二十四日坐上头,背起被褥家里头”,是不用主人地主言明的。现代社会,店铺辞人,也有沿用此俗。乡镇民办工厂、单位、机关也常于此日(腊月二十四)集合村干部过年,然后始行放假。小年后,各家各户则始正式开始打豆腐、杀猪、捕鱼、烤过年酒、办年货;收帐,还帐,作一年一度的总结。屠户(即屠夫)也不再杀猪卖肉,而理发匠、裁衣铺则在这几日多是大忙的工作日,因为人们多在此期间内缝制新衣服、剃过年脑壳(理发)。而此后,有人家中死了人,也常被暗地里戏谑为“死了家过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