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韶敏
安阳老城改筑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城墙长九里一百十三步,高二丈五尺,宽二丈,外砖内土,并开辟四个城门。东门叫永和门,南门叫镇远门,西门叫大定门,北门叫拱辰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元月又开辟新安门(民称之为小西门)。南门北门对峙,东西二门相错,何故?安阳民传,因安阳地处黄河故道,如果东西两门正照必会引起黄河搬回老家。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罢了。由于东西两门相错,所以东、西两条大街也就不相照了。
安阳街道的开设更有一番名堂,号称九府、十八巷、十八罗汉街和七十二胡同。所谓九府就是有九条街的名字带“府”字,它们是西府、洛阳府、林府、六府、铁拐府、平府、老府、娘娘府和学儒府。十八巷指的是东半部的豆腐巷、卜府巷、三义巷、乔家巷、小颜巷、夹巷、东钟楼巷,西半部的西钟楼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纪家巷、丁家巷、鹅脖巷、唐子巷、竹竿巷、香巷、仁义巷、裴家巷。
十八罗汉街指的是以南北大街为界,在它的东西两旁各有九个街口,共十八个街口,因而称之为十八罗汉街。从南门开始,路东有南门东、小颜巷、东大街、鼓楼东、姚家胡同、菜市街(二郎庙街)、东钟楼巷、甜水井、北门东。路西有南门西、冠带巷、西大街、竹竿巷、香巷、西钟楼巷、仁义巷、裴家巷、北门西。
七十二胡同实际指的是包括十八罗汉街在内的七十二条街:辉府胡同、县胡同、梯家胡同、九府胡同、大胡同、南家胡同、 姚家胡同、新营街、二果园、北门东、红庙街、甜水街、仓巷街、 后仓街、铁狮口、平安街、二郎庙街、鼓楼坡、神路街、御路街、 鼓楼东街、县前街、县夹道、县东街、县西街、马号街、马号后街、西华门、渠口街、后渠、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东马道、北马道、短街、井夹道、下凹街、东南营、东大街、影壁后、南门东、南门西、南马道、南大街、西马道、西大街、鱼市街、北大街、中山街、西南营、白塔寺、箭道街、雷家夹道、学巷街、戏楼后、学后街、大寺前、西营街、大井街、大夫铃、西小花园、库口街、皮园街、东小花园、北门西、小回隆、南一道街、后卫街、大院街、马家夹道、毛家胡同。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上点年纪的老安阳说起这些往往兴致浓厚。一个城市的街巷里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浓缩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对于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尤甚。仁义巷、小颜巷、洛阳府、姚家胡同,它们是安阳历史中光彩一页的见证,它们体现了安阳人传承不息的道德价值,重读这些故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些历史的片断,更多的是对我们身上流淌的精神找到了印证和源头。
九府十八巷
九府指的是平府、老府、林府、六府、铁拐府、娘娘府、洛阳府、学儒府、西府。其中,老府是县东街东段路南有个口进去拐三个弯,到马号街西段这一段。娘娘府在甜水井街东段路北,建国后并入甜水井街。学儒府指学巷街南口至大寺前街西口这一段,因为有儒学,这一段就叫学儒府了。洛阳府在南门西中段路北。
老城的府多数有两个口,如平府、老府、六府等。也有的只有一个口,实际就是一个夹道,如娘娘府、洛阳府、林府等。
巷指的是豆腐巷、卜府巷、三义巷、乔家巷、小颜巷、夹巷、东钟楼巷、西钟楼巷、东冠带巷、西冠带巷、唐子巷、竹竿巷、香巷、仁义巷、裴家巷、纪家巷、丁家巷、鹅脖巷。鹅脖巷是大寺门前往东至唐子巷这一段,建国后并入大寺前街。由于九个府中有七个,十八个巷中有7个在南北大街以东,两个府和11个巷在南北大街以西。所以老城街道又有“东府西巷”之说。
至于72胡同,老城内根本没有那么多,实际指包括胡同在内的72条街。
安阳老城历史悠久,正史之外还留下了不少趣味盎然的传说,比如:“仁义巷”、“洛阳府”、“铁狮口”、“娘娘府”等传说,至今流传在民间。安阳老城街道名称的来历,主要有八类。
以领袖的名字命名。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今东、西、南、北大街当时分别称中山东街、中山西街、中山南街、中山北街。二是以知名度高的人家姓氏命名。如林府、姚家胡同、丁家巷。三是尊崇古代官宦而命名。如冠带巷,“冠”者帽也。此巷曾有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和任举人等高官显贵居住。小颜巷因明朝一代名儒、南京礼部右侍郎崔铣光明正大、出处中正、学粹才醇,素有小颜回(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之美誉而得名。四是为褒奖那些慈善为本,济困扶危,道德高尚的人命名。例如洛阳府的命名就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当地官府为了褒奖洛阳书生重情重义,就把济困扶危,道德高尚的安阳老人居住的夹道命名为洛阳府。五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如南门东、北门西、东南营等。六是以集市和生产作坊命名。如鱼市街、竹竿巷等。七是以街道曲里拐弯的形状和距离命名。如鹅脖巷、梯家胡同、大夫铃街、下凹街、短街等。八是以主要建筑和设施命名。如东、西钟楼巷、白塔寺、戏楼后、大寺前、铁狮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