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3)
韶敏
姚家胡同
姚家胡同,位于安阳市老城区中心,长不足200米。300多年前,这条街仅是一条很窄的小夹道,夹道的路北是姚家大院。
姚家大院有两个含义:一是住的都是姚家一宗的大户人家;其二,又是明代皇封太医姚本仁(姚家膏药创始人)的门庭。大院前通中山街,后通楼坡街,夹道里路北全是姚家生产膏药的作坊和门市。每天前来找太医姚本仁看病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格外红火。
清康熙年间,康熙下江南视察,途经安阳时,忽然经受风寒,腹痛不止,上吐下泻。随臣即刻唤告当地府衙,召名医给皇上诊治。一时难住了府衙,后有一官员推荐让名医姚本仁给皇上治病,便将姚传到官府。姚得知要给皇上看病,再三推辞。他原做明太医,今给清朝皇上看病,诊略如有不测,将会招致杀身之祸。姚未及解说,就被带到了康熙床前,只好给康熙诊治。查明病因后,用他自制的阿魏麝香狗皮膏(今安阳膏药)贴敷胃腹,不到一个时辰,果然病除。康熙赞不绝口,称之为“奇药”。
南下临行前,来到姚家大院看望姚本仁,见来应诊者络绎不绝,有扶掖,有提携,有呼有叫,有泣有啼,而患者贴张膏药即可治病,甚为惊讶。后听地方官员介绍,得知姚原是明太医,康熙挥毫题匾“太医正传”四字,以赐表彰,并赏银二百两,将姚家大院门前夹道修整拓宽,改名为姚家胡同。(闫鸿信)
神路街
我国的古都大都有以“神”命名的路。安阳的神路街,位于老城中心,城隍庙门前向南,路长约200米。历史上的神路,路西因为府衙门的围墙很高,路东院墙也曾多次加高。
神路街,曾叫东马道,亦称东便道,是衙门的卫兵巡逻,夜间打更的通道,同时,衙门卫兵骑的马也经常拴在这里。
人们把城隍爷看作安阳城的灵神,若要逢凶化吉、征婚求子、进京赶考、都到城隍爷这里烧香请愿。于是,在庙里帮工的巫婆、信徒便散布传言:“城隍庙的大小神灵日夜都接待民间百姓的求助,各路神仙都要经神路(东马道)出入”。地方官员认为有些神、鬼貌丑吓人,为了让百姓避开,便将这条路改为“神路”,人们也不再走这条路。西华门北路东是徐家大院,西华门街10号都是前后通街,附近的人到城隍庙,或去楼东街更远的地方,都要从徐家大院过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神路”有了正确的认识,神路才重新有人走了。(闫鸿信)
安阳历史悠久。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北蒙(今安阳小屯一带),历经东汉末年的曹魏,五胡十六国的后赵、冉魏、前燕,直至南北朝的东魏、北齐,共有7个朝代在此建都或作为畿辅。但安阳老城正式作为一个城池却是从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开始的。这是目前安阳发现最早的明代崔铣所著《彰德府志》里记载的,也是崔铣根据他搜集到的宋《相台志》里记述而写进志里的。580年,即北周大象二年,周宣帝后父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杨坚派上柱国韦孝宽征伐,尉迟迥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诚,迁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至邺南安阳城。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安阳老城增建为周长19里。据资料和挖掘,当时南门在今城南三里屯村,俗称南稍门。东门在今东关的券上(现东工路南段路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筑缩小,东、南方向收缩多,新城池基本处于老城的西北位置,这里地势较高,易于排水。崔铣《彰德府志》载,“裁旧城之半,城围9里113步,(城墙)高2丈5尺,阔2丈,外砖内土。辟有四门,东曰永和,南曰镇远,西曰大定,北曰拱辰。城外有护城壕,阔10丈,深2丈。”城门上各建有楼,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建角楼,敌楼40个。
清时,安阳老城有两道城门。第一道也叫外城门,临护城河,上有跺口而无门楼,安装铁链,悬放吊桥。二道门也叫内城门,和城墙在一条直线上,上建门楼。内外城门之间有30-40米,叫瓮城。《三国演义》中,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大战,曹仁假败,周瑜率先冲入城内,就是在瓮城中箭的。瓮城前半部分略呈弧形,所以又叫月城。这里既是屯兵之处,也有买卖铺户。四门当中,东、南、北三门翁城与城内大街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独有西门略偏北。北门不同于其他三门的是第一道门不在正北,而开在了瓮城正东,但吊桥仍在北门。这是因为京城在北,府城门不能正照京城的缘故。城内百姓出城时先向东出内城门,沿城墙再到北门吊桥处出城。
老城南、北门基本对峙相照,而东、西门却相错100多米,这里面有个传说,明初修城门时,当地官员听信风水先生的“指点”,说安阳地处黄河故道,后来黄河南迁,如东、西门相照,会引起黄河“搬”回老家,若两门相错,因其不易畅通,便可避灾富民。东、西门相错,东、西大街自然也就不相照了。
32年元月,安阳民众为纪念斗争贪官周鹏年胜利,议辟西北门,取名“新安门”(今小西门)。
老城地势呈龟背形,以鼓楼为全城最高点和中心建筑。城外农村计算到城距离,都以鼓楼为终点。
老城基本为方形,东边略长。城外有护城河,城墙里是马道,用于通兵马传号令。街道布局具有中国典型的古城特点。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为南北轴线,自然地把老城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形状各异的亭台、楼、阁布置得当,组成了城市的空间轮廓。雄伟壮观的文峰塔、高阁寺、城隍庙等古建筑点缀着古城的立体景观,沿街多为中国北方传统民宅四合院。
老城自明初重修后定型。以后,局势稳定,商业繁荣,城内人口逐渐增多。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十二年(1713年)和雍正七年(1729年),官府对老城进行了三次修复,街道也逐渐开辟增多。至清末,城内有街道90多条,主干道为东、西、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全长1657米,南北大街全长1548米,宽9米以上,南北大街共18条,谓十八罗汉街。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誉。(齐瑞申2002年4月9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