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2)

韶敏

仁义巷

明朝隆庆时期,安阳叫相州。相州城内有个郭胡同,胡同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当朝阁老郭朴家,一户是破落商人王三成家。胡同本来就不宽,再加上一些达官名流去郭家拜访或攀附,车来轿往的,这胡同就显得更窄狭了。

郭朴的弟弟郭永福想拓宽胡同,就依仗哥哥的权势,威逼王家往后挪院墙。王三成不愿意,惹恼了郭永福,郭便领家丁将王打得头破血流。郭永福晓得哥哥公正威严,连夜渡过黄河,逃到兰考县黄渡湖(现兰考县王茂店村的郭姓,就是其后代)。

郭夫人见王三成被打成重伤,十分着急,命人修书连夜进京。因国事缠身,郭朴无法成行,便写信叫来人捎回,在信中嘱咐家人“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开宽胡同首先自己要把院墙往里挪,绝不允许仗势欺人;家里要将打人凶手郭永福送到府衙,听凭处置;由郭家出钱,给王三成包治伤痛。郭夫人一一照办。一个月后,郭朴抽空回家。第二天就亲自到对门向王三成赔礼道歉,并拿白银50两,表示慰问。王三成也是义气之人,死活不收。郭朴见这情况,略一沉思,便告辞而去。一会儿,郭家的仆人送来十把纸扇,并告诉王三成将此扇卖掉,每把扇子要价不要低于十两银子。

郭朴24岁中进士,一直在朝为官。不仅德高望重,而且也是个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尤其是郭朴的书法,很有笔力。当时的达官名流,都以能得到有郭朴墨宝的纸扇为荣耀。仆人送来的这十把纸扇,都有郭朴的亲笔题词。不用说,这些扇子被人们争相高价购买。王三成佩服郭朴的为人,也将院墙往里挪了数尺。从此,郭胡同变宽敞了,郭王两家也成了好邻居。百姓们为纪念郭王两家的仁义之举,便将郭胡同更名为“仁义巷”。

小颜巷

小颜巷也称“小回巷”,因明朝有“小颜回”之称的崔铣家住这里而得名。(1478年-1541年)字子钟,号后渠,也字父敏,颂谓“敏公”,在高丽(朝鲜)曾被称为圣人。

自幼聪明好学,11岁-18岁随父居延安。他曾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不第。于是刻苦攻读,明弘治十八年(1508年),考中进士,名列第四,入翰林,任编修,参加《孝皇实录》的编撰。正德三年(1508年)他主持会试,认同考官。

宦官刘瑾专权,不少元老大臣或被囚禁,或遭流放。朝中官吏有的对其阿谀逢迎,有的敢怒不敢言。而崔铣见刘瑾仅长揖而已。刘瑾借故将崔铣外放为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

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崔铣被召还北京翰林院吏馆。次年,再为会试同考官。崔铣看到武宗不理政事,上书规劝,谏以救民、荐贤、理财、强兵、毋事琐末之策,恳恳千余言。十二年(1517年),崔铣因病请求辞去侍读之职,回归乡里。少傅梁储一向看重崔铣,执意挽留,崔铣只好暂时留了下来。并第三次充任会试同考官。事毕,方得以回籍。在家乡安阳,崔铣悉心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并于正德十四年在县西修盖了一座书斋,名之曰“后渠书屋”。

世宗即位后,朝中大臣纷纷举荐崔铣,于是,他于嘉靖元年(1522年)被招入京,参加修撰《武皇实录》。次年,擢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年,因议“大礼”(世宗的承继名分问题)冒犯世宗,罢职回到安阳,潜心学问。

嘉靖十八年(1539年)春,崔铣重被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不久,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崔铣的著作甚多,主要有《洹词》和嘉靖元年所修的《彰德府志》。如同春秋孔子的门徒颜回,为此,后人将他住宅前的小巷称为小颜回巷。现小颜巷路北有崔铣的祠堂,路南的小颜巷小学校址,原是崔铣府。

洛阳府

安阳老城内唯一以外地城市命名的街道,叫洛阳府,是南门西中间往北的一个夹道。

相传过去这个夹道内有个老者,家资巨富,房屋成片。老者乐善好施,受人尊敬。

初冬,老者出门访友。刚出家门,就见街道旁躺着一个年轻乞丐,满脸污垢,衣衫破烂。老者起了善心,忙叫仆人把他抬进家中,灌碗姜汤,那乞丐才慢慢苏醒过来。

乞丐见老者慈眉善目,忙跪下磕头。老者询问他的身世,乞丐长叹一声,说自己本是洛阳书生,赴京赶考,书童见财起意,半夜里把他的行囊席卷一空跑了。自己只好靠乞讨度日。

老者见这个书生谈吐文雅,动了恻隐之心,慷慨地把他收留下来,一日三餐供他读书。

考期已近,老者又给他准备了行囊路费。书生临走,对老者说:“您对我恩比天高,情比海深。这次进京赴考,天可怜见,侥幸得中,我必定会来重重感谢。”老者摆摆手说:“我救你不是图你报恩。你放心去吧,万一考中,一定要当个好官。”书生和老者洒泪分别。

书生果然高中,吏部外放山西太原府任职。他不忘前言,赶到安阳,但哪里想到,老者的房屋被烧成了一片废墟。看着满地残梁断檩,碎砖烂瓦,回想起当年老者对自己的恩情,他鼻子一酸,号啕大哭起来。邻居认出了他,告诉他老人还在,就住在附近的破庙里。书生找到时,老人已沦为乞丐。好半天,老人才睁开双眼,打量面前这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相认后两人抱头大哭,书生安慰老人:“您也不要太悲伤了,这也许是天意啊!您放心,我一定把房子重新盖起来,让您安度晚年。”

不久,一座宽敞的院落就建了起来。老人高高兴兴搬了进去。这个故事很快传扬出去。后来,当地官府为了褒奖洛阳书生重情重义,就把老人居住的夹道命名为洛阳府。(齐瑞申)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止于心
  • 趣闻 阳光的暖冬
  • 趣闻 清波君
  • 趣闻 忆霜
  • 趣闻 新语氏
  • 趣闻 我伴他久
  • 趣闻 夜慬凉
  • 趣闻 栓柱郎
  • 趣闻 啸天子
  • 趣闻 烟花巷陌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