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口彩”民俗
执初
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某些良好的心理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价值观的间接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很重视口彩,在广东香港地区,人们都很喜欢数字八,因为在广东话里面八与“发”是谐音的,在北方过年时候要是孩子们在吃饭时候不小心把碗给摔碎了,老人们就会马上说一句“岁岁平安”,这都是一种讨口彩的习俗。
“讨口彩”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它包括在特定场合说吉利话和为事物取表达吉祥、美好愿望的名字等内容。
比如:
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给小孩钱称为“压岁钱”,年夜饭称为“团圆饭”,生日吃的面条叫“长寿面”,糯米团称为“双喜丸子”,元宵节出外郊游叫“走百病”,端午节给孩子臂上系的丝线叫“长命缕”、“百岁锁”、“长命线”等。古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辟邪去灾,祈求福寿安宁。
在商业行为中,经常取一些与好运或金钱有关的商号。比如好运来、金利来、大发、顺风、双喜、安踏等。开张日期称为“金日”,经营之物如萝卜叫“彩头”,鲤鱼是“年年有余”,水饺叫“元宝”。
除了给事物取吉祥的名字外,常见的讨口彩方式莫过于说吉利话了。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祝寿的常见用语,“平步青云”、“红得发紫”是祝福步步高升,官运亨通,“恭喜发财”、“心想事成”是祝福新年快乐……
讨口彩表达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语言崇拜的一种形式。与禁忌语、委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虽然大家并不认为讨口彩的内容一定会发生,但却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融洽的追求。
在湖北大悟,讨口彩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正月初一的早晨,要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要说“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之类的吉利话。春节期间,熟人见面,要彼此祝愿。而餐桌上总少不了鱼,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新年里吃年糕,寓意“一年高似一年”。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元宵节和中秋节,吃汤圆和月饼是因为它具有“团团圆圆”的含义。
平时,“8”和“6”及其组合数字,成了人们竞买的所谓“吉祥”数字。送给新娘的鲜花是祝新人“花好月圆”,初生的孩子洗澡时用几棵葱是为了他的“聪明伶俐”等等。
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如亲人间不能分食一个梨,就是为了避免“分离(梨)”。人们讨厌“4”这个数字,因它同“死”谐音,出租车司机上牌照或家里安电话都不愿意带“4”的号码。钟与“终”同音,所以不能送给别人作为礼物。这种语言禁忌与讨口彩一样,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不祥事物尽量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