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服饰文化(2)
执初
客家人的衣服鞋帽习俗
布鞋都是自制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旧布糊成几十层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机布”,有的有钱人家用绸缎),鞋面颜色多为黑色。鞋式是宽口船型,不用鞋带,俗称“懒人鞋”。这种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场有售,只是已换成胶底或塑料底,用机器制成,旧时,女装鞋还有“绣花鞋”,用绸缎或绒布为面,鞋面绣花或鞋头部镶花。多为富家仕女穿着。
草鞋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稻草纺织的(俗称“秆草鞋”),用麻绳为“经”、草索为纬,编成“脚底形”。前头两边及后边“鞋跟”用绳带串起即穿着,制作经济简便,一面穿旧了还可以“反底”再穿。这是劳动用鞋,几天穿一双,另一种鞋是“布泊”底(后来改用“车轮胶底”前头一个“鞋鼻”,左右各两个布“耳”,后边“布跟”(俗称“鞋”)都留有“眼”,用苎索扎好后,用布带串起,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旧时,多为劳动,挑担、走路时穿着。这种草鞋比“秆草鞋”耐穿。客家妇女大多都会制作。现在,上述两种草鞋都已绝迹。被胶鞋、皮鞋所代替,穿胶鞋是近代才兴起的,开始均是南洋进口的“力士鞋”,后来有“回力鞋”、“球鞋”等。皮鞋是更后才兴起。这与全国各地差不多。
棉鞋,又称“老人鞋”、“过冬鞋”,形款与阿婆鞋一样,里面用棉花为絮。供老人冬天穿着,多为富裕人家才有,有钱人或有官职的人还穿“靴”(俗称“官鞋”)。与古装戏里的靴一个样式。穿鞋,除草鞋外,都须穿袜。古时有布袜、线纱袜两种。穿丝袜,尼龙袜是现代的事。冬天,有的老人穿羊毛袜。
帽,客家人一般对帽子不太讲究,平常戴者少,这可能与南方天气温暖,空气清爽,少风沙有关。旧时,男的有“小官帽”(榄豉帽)、“风帽”、蒙面式“夜帽”,后来有南洋进口的“狗毡帽”(西洋礼帽)。“太阳帽”(硬壳礼帽);女的有“布帽”,用绒布制成),羊毛帽,也有人戴“风帽”;小孩(幼儿)布帽是圆圈形。前面是头形(或称“猫头形”)有布绊套在颏下,也有讲线纱织成布袋形,一头结扎成“花”。近几十年来,除小孩、幼儿帽仍基本保留旧式外,老、中青年的帽子几乎全部换了式样,而且区别不大。老年人多戴棉帽、绒帽、风帽,甚至皮帽;中青年人多戴陆军帽,时装风帽,而且男女无大区别。